繼美國總統拜登上月宣布總值逾二萬億美元基建計劃,目標是從後趕上中國後,英國傳媒報道,歐盟與印度正就達成全球基建協議進行談判,預計將在下月初歐印舉行的視像會議上公布有關計劃。
儘管歐盟、印度方面對外公布,基建計劃並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難免被外界認為是跟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互別苗頭。除了歐、印加強合作,拜登早前還透露,他曾向英國首相約翰遜建議,由美、英兩國制訂一個大規模基建計劃,與「一帶一路」抗衡,據悉,這一計劃將列入今年6月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議程。
問題是,美國在國內搞大型基建,尚且被質疑「錢從何來」,甚至要藉推動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透過阻止本國公司稅款外流,以籌措基建所需資金,還有何餘力在國外推動基建?總不成像貪官那樣,只出「名頭」而「佔乾股」,無本生利吧?
說回歐、印版本的「一帶一路」,融資等方面的細節仍有待公布,但上述英媒引述知情人士指,歐盟和印度將把重點放在「各自領土上的聯合項目,並在金融可持續性和法治基準等領域制訂標準」之上,其實還是針對「中國債務陷阱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兩位學者最近撰文,直斥「陷阱說」站不住腳。以西方媒體反覆炒作的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為例,事實是在項目初期,斯國政府曾與華府接洽但遭拒絕,其他西方企業口說要在當地投資,卻遲遲拿不出「牛肉」,斯國才轉向中國。事實上,斯國雖面臨高額國際主權債務,但日本、世銀才是其最大債主。
說到底,西方世界歷年來援助發展中國家,偏重所謂「上層建築」改革(說穿了就是搞西方式民主),對鐵路、通訊等基礎不聞不問,以致績效不彰;反觀中國,在2000年至2015年對非洲的逾900億元貸款中,七成用於當地發電、輸電和交通設施建設。當然,西方以和平方式跟中國競爭合作夥伴,說甚麼也比山姆大叔動輒搞「連坐制裁」要強得多,也是發展中國家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