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計劃排放核污水進大海,周邊國家一致反對,唯獨美國表示支持,國務卿布林肯甚至讚揚日方處理相關問題公開透明;與此同時,華府一再敦促中國盡快履行在碳排放問題上的承諾,再次向世人展示寬己嚴人的美式「馳名雙標」。
中國計劃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批評「進度太慢」,但這實際上取決於從哪個角度分析問題。誠然,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國家,總體碳排放量位居全球之首,但以人均排放量計算,卻仍遠比美國、日本、德國等已發展國家低。而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中國僅在上世紀最後幾十年才開始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而西方國家卻早於19世紀便開始工業化,以累積碳排放量計算,中國同樣低於美國和歐洲。
上述道理十分顯淺,美國不可能不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利用「環保」議題壓制中國發展卻是另一回事。施壓中國加速減碳,撇開是否公道的問題,最起碼在客觀上有利於環保,但日本核污水隨水流漂到全世界,美國也無法獨善其身。美國一方面力撐日本將核污水一倒了之,另一方面卻對日本食品嚴防死守,稱由於與輻射和核污染相關的公共健康問題,將加強對來自日本的受監管產品的監測,顯然身體還是很誠實。
當然,美國在處理核廢料方面也不是甚麼「優等生」。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數據,從1946年到1993年的近50年間,以美國為首的13個國家,累計向海洋倒進數十萬噸固體核廢料,其中單是美國,便向包括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傾倒最少19萬立方米放射性物質,還未計算美國在海洋進行核試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這些年來,美國簽署了包括《生物多樣性公約》、《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等多邊環境條約,卻遲遲不予批准,說穿了又是「美國例外論」那一套在作祟。拜登政府聲稱有意在氣候問題上跟中國合作,有多少誠意,大家不妨聽其言觀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