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團隊近日研究一具於2015年、在南部內烏肯省出土的恐龍骸骨,結果證實牠是生活於8,000多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新品種肉食恐龍,活躍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地,以及包括現時非洲、印度、澳洲等地的岡瓦納大陸(Gondwana)。
領導研究的國立聖路易斯大學古生物學家賈埃奇尼(Federico Gianechini)表示,新品種恐龍以當地馬普切語命名為「Llukalkan aliocranianus」,意思是「令人恐懼的異常頭骨」。專家指牠屬於阿貝力龍科,身長至少5米、重約5噸,體形與成年非洲大象相若,外表則與雙足站立的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差不多,前臂和手指短小,頭上有短角。
然而,Llukalkan aliocranianus跟其他阿貝力龍不同之處,是其耳骨範圍有奇怪的孔洞,相信牠的聽覺比一般恐龍強;其鼻子亦較短,意味其嗅覺較優勝,加上具有強大咬合力的雙顎,令牠成為可怕的捕食者。研究周二刊登於《脊椎古生物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