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肇禍 鹹潮倒灌珠江

珠江流域近年降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少,江河底水位持續降低導致河口鹹潮上溯(海水倒灌到河的上游),珠海、中山等地食用水受影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近日發布通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次應急調水2.4億立方米,相當於調配17個西湖水量,供澳門、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的市民用水。

自去年7月21日開始,廣東珠海市廣昌泵站取水口出現鹹度超標,較去年提早36日,也是該市鹹期開始時間最早的一次。自去年11月23日至今年2月2日,珠海連續72天無降水,打破歷來最長連續無降雨紀錄。珠江支流的西江、北江等江河來水偏少四至七成。

去年9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召開水量調度會議的時候,已經有專家指出珠江口恐遭遇自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鹹潮。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周一指,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將向下游補水,日均出庫流量每秒1,860立方米,較天然流量增加每秒550立方米。

調水到珠江三角洲只需3日

資料顯示,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距離粵港澳大灣區最近的大型水利樞紐,壩址位於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峽峽谷出口,2014年起分左岸和右岸兩期施工。該工程未投入運行前,應急調水需從1,000多公里外的天生橋一級、龍灘等水電站調水,到達珠江三角洲約需7至10天,沿途經過多個水電站,目前只需3日。

鹹潮是由太陽和月球對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造成上游河水變鹹,形成鹹潮。鹹潮一般於冬季或乾旱的季節,在長三角、珠三角周邊地區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間出現。鹹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氯化物含量上,按內地標準,如果水含氯度超過每公升250毫克便不宜飲用。

鹹潮亦對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造成影響。工業生產使用含鹽分多的水會損害機器設備;農業生產上,使用鹹水灌溉農田,會導致農作物枯萎甚至死亡。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