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奪面兩元千張

內地官媒近日揭露智能人臉識別技術的黑色產業鏈,部分技術開發商及手機應用程式,存在人臉訊息洩露、濫用等問題。有不法分子在網上以2元(人民幣‧下同,約2.3港元)販賣1,000張人臉照片。有專家指,照片如被不法分子獲取,以AI技術活化後,便能用於借貸或者犯罪。

官媒記者調查發現,某網絡交易平台上可大量購入人臉照片,一般都是商家收集的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而5,000多張人臉照片標價還不到10元(約11.5港元)。當記者查詢照片、圖片有否涉及版權問題時,店主矢口否認,卻提供不了任何版權證明。

3D印人臉面具成本低

報道又列出浙江警方今年破獲的兩宗案例,值得注意的是,疑犯均是利用「AI換臉技術」,非法獲取公民照片後,藉軟件活化成動態影片,從而騙過人臉核驗機制,得以實施犯罪,包括倒賣個人訊息,或騙過支付寶人臉認證非法獲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科研工程師王嘉義表示,目前用3D打印技術做一個精確度尚可的人臉面具成本並不高。不法分子只需採集、提取人臉上的6個或8個特徵,就能實現利用照片模擬真人點頭、搖頭、眨眼等行為的影片,從而網貸、詐騙、洗錢、涉黑等犯罪。

杭州擬禁濫用生物訊息

人臉識別技術在內地愈趨普遍,卻增加了不法分子的犯案手法。在上月26日,《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提請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該修訂草案提出,禁止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訊息方式進入社區。如獲通過,該管理條例將成為國內首部明確規定人臉識別禁止性條款的地方性法規。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