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巨資建景觀 脫貧或可早實現

隨着全面奔小康的限期逼近,內地眾多貧困地區已陸續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尚未完成的更需爭分奪秒。而在一些地方,脫貧摘帽的任務目標本來或有可能提早實現,只因他們在某些扶貧項目決策或扶貧資金規劃使用上出了問題,乃至脫離實際地盲目建設,拿扶貧款去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焉有不延誤之理。

貴州省劍河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今年三月終於被剔出貧困縣名單,民眾的幸福生活已然開啟,只是近日有網友拍攝到當地一處蔚為壯觀的景觀建築,一尊高達八十八米的苗族女神人物雕塑號稱是目前「全球最大」、「獨一無二」。據悉,該女神雕塑始建於二○一六年,耗資八千六百多萬元人民幣,當局的初衷是為傳承苗族傳統文化,致力打造大型文化旅遊產業,雕塑只是其中一部分,原本還有主題公園及溫泉小鎮等景區工程,總投資約十二億元人民幣,並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為完成脫貧任務,當局已叫停部分項目。

好大喜功 胡亂花錢

事實上,女神雕塑建成之初就已招來輿論質疑,畢竟那時的劍河縣尚未脫貧,當局與其斥巨資搞形象工程,不如將扶貧款切實用在修橋鋪路等改善民生的項目上,再如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智慧扶貧之類,都是真正應該關注的重點,若是做到了,也許全縣就有機會更早脫貧摘帽,讓民眾提前過上好日子。再者,一個窮鄉僻壤之地,是否具備打造大型文化旅遊產業的條件?多大的客流量才能保證回本、何時實現盈利,以及交通、其他配套的商業設施如何,都需考慮周全;總之單是想着建個雕塑、主題公園就能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消費,肯定不現實。

不可不知,貴州省過往一直屬於全國知名的窮省,堪稱集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三最」於一身,奇怪的是,當地不少貧困縣在扶貧過程中卻屢爆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打造景觀工程、形象工程等負面醜聞,叫人無法理解。一些地方更不惜舉巨債搞建設,像天下第一水司樓、山寨紫禁城、山寨布達拉宮等工程,不但未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反而變成一個個爛尾工程,給當地財政及民眾生活帶來更沉重負擔;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五年,銅仁縣年輕女大學生慘被餓死,絕非政府沒有錢,而是胡亂花錢所致。

更需看到,這類歪風遠非貴州獨有,而是眾多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現象,動輒追求最高、最大、天下第一的虛名,可謂窮奢極侈,不切實際,反映出來的正是一些地方主政者的好大喜功,及對扶貧工作不上心,盤算更多的還是個人利益,或為創造政績,或為從工程中撈好處,反正有大把的扶貧款可供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