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太精準 儼如變相搞形式

江蘇當局近日大晒脫貧成績單,指該省四年來已實現脫貧二百五十多萬人,脫貧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目前只剩十七人有待攻克。報道一出,輿論嘩然,民眾紛紛表示自己也是那十七人之一,感嘆精準扶貧竟能如此「精準」,做法豈非是「數字扶貧」、形式主義的變種?

眾所周知,內地政府將扶貧攻堅當成重要的政治任務,誓言到今年底徹底消滅貧窮,從而實現全民奔小康的「百年夢想」。只是夢想雖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各地扶貧過程中的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名堂花樣迭出,填表式、畫餅式、打卡式等假扶貧手段一再挑戰民眾的智商;如今卻以數字精確列出貧困人口數目,真實性怎不叫人懷疑。

其實就連江蘇的扶貧辦官員自己也承認,該統計數據「每天都在變」,有人脫貧的同時,也有人在返貧,結果具有波動性。那又給出具體數字作甚,不是存心招人口舌嗎?而這種「今日脫貧,明日返貧」的現象,則更加說明當局的扶貧工作有問題,既然不是靠「直接輸血」方式達成任務,為何會如此容易被「打回原形」?當局又拿甚麼確保實現可持續的脫貧「內動力」?

政治任務 得不償失

譬如該批未脫貧的十七人當中,有四人屬「因病致貧」,而這更是當下社會普遍面臨的大問題;莫說是剛剛脫貧的民眾,就算那些本就活在貧困線之上、乃至中等收入階層,因病致貧、返貧或「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情況亦比比皆是。尤其是,「醫改」將民眾以前可以享受到的免費醫療保障全面剝奪,政府將自己原本應盡的責任推給了市場,民眾被當作包袱扔掉,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令民眾「流連」於脫貧與返貧之間的,又豈只有「病不起」這一項?教育、住房、就業、養老等問題都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扶貧固然是德政,但貧窮的標準具體又該怎樣劃定?個人年收入兩千多元也好,六千多元也好,相對於百姓必須面對的眾多無止境負擔,這些都是小巫見大巫。可以說,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源頭問題一日不解決,扶貧永遠只會是數字遊戲。

況且當局將扶貧工作當成政治任務,並為之設下死線,這種做法本身就有欠科學;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勢必竭盡所能造假敷衍,蒙混過關,更有地方不惜勞民傷財,大搞扶貧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反加劇了百姓負擔,延誤脫貧工作,得不償失。

由此更會在各地掀起新一輪攀比之風,譬如在看到其他地方紛紛公布「脫貧摘帽」消息後,難免刺激一些具「上進心」的官員努力追落後,到時不知又會鬧出多少「精準」扶貧的笑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