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團體 拯救瀕危古老語言

【本報記者梁翠珊報道】在歐洲殖民時代,馬來半島地區住了不少混血兒,並發展出獨特語言。新加坡獨立時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令國家得以急速發展,卻令不少古老語言面臨消失危機。本報記者訪問當地兩名年輕人,他們為深入了解國土歷史人事,與同路人自發拯救有五百年歷史的克里斯坦語,冀以語言連結社區,令瀕危的傳統語言得以傳承。

每周免費堂 迄今550人學習

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紀與馬六甲海峽的人通婚繁衍,形成少數民族,混血兒以葡語混合馬來語溝通,逐漸形成了獨有的克里斯坦語。至數年前,仍能流利使用該古老語言者不足五十人。語言愛好者陸瑋及黃智強,四年前決定成立「復興克里斯坦語」組織,每星期舉辦免費課堂,希望可以扭轉語言滅亡的局面。

至今學習的人數已達五百五十人。陸瑋初心未改,她指新加坡以多文化、多語言而自豪,但英國殖民前的歷史卻較少提及,而了解克里斯坦歷史及語言,就似是導管般可窺探殖民前的歷史和人物故事。她指知識上的詞彙、詞源、歷史等雖然重要,但更着重建立社群的聯繫。一眾學生背景雖大不同,但不時帶來自製傳統小吃分享,像親戚朋友一樣,包容氣氛也令學習人數不斷增加。

由於文獻極少,因此導師會邀請學生參與教授過程,並貢獻由祖父母或上一代所說的故事、俗語、押韻等。黃智強和陸瑋指出,人手是面臨最大的困難,未畢業前可全副心力投放在保育語言的工作,惟各開始投身正職及成家立室,面對更多的需求無疑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