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吳哥文明 或毀於洪水

【本報綜合報道】柬埔寨吳哥窟聞名於世,吳哥文明活躍於公元八至十四世紀,影響東南亞及鄰近地區。惟吳哥文明衰亡後,柬埔寨進入「黑暗時代」。考古學家多年來對吳哥王朝衰落原因提出若干說法,包括經貿政經中心南移,或是與氣候轉變致乾旱。台學者近日發表的研究卻指出,衰落成因可能與一場洪水有關。

台灣學者沈川洲及其團隊,過去十年進出泰國南部的石灰岩洞穴可蘭洞,研究石筍沉積,推斷東南亞古時的降雨、乾濕季節交替的過程,發現在公元一三九○年至一四二○年間,東南亞出現大洪水,剛好與吳哥文明衰亡的時間脗合。

然而早有學者研究指出,曾在吳哥窟發現有水壩決堤、運河泥沙堆積的痕迹,故沈川洲團隊相信,洪水對吳哥文明隕落有一定影響,甚至可以推翻「乾旱引致文明消亡」的說法。沈川洲指,由於低緯度熱帶地區佔有全球四成人口,只要有劇烈的氣候變化,均會對生物圈及文明造成傷害或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