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自去年爆發非洲豬瘟後,受疫情影響內地豬肉價格去年開始不斷飆升之際,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近日發布,已成功研發「人造肉」,並以「鮮肉月餅」的形式,下月公開上市。惟「人造肉」未能緩解「豬肉荒」,中國上周向美國購買約一萬零二百噸豬肉,為過去七周來的最大採購量。
「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主要以大豆蛋白製成,另一種則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目前內地主要研究前者所製「人造肉」。
參與研究的研究員李健聲稱,今次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第一代「人造肉」。人造肉主要原料是大豆,但有別於傳統齋菜的人造肉,他表示:「我們強調5D的仿真概念,從色香味、口感、聲音等全方位仿製真正動物肉。」
李健稱,「人造肉」的環境成本要求比禽畜養殖更低,減少畜牧業對資源的損耗,比真的肉類更加健康。
有關人造肉日前舉行試食會。試食者指,看外觀以為是真肉,口感和傳統豬肉差距明顯。
境外媒體報道,中國在本月二日至八日之間採購該批逾萬噸的美國豬肉,但未知是中國商務部本月五日宣布,中國企業停止購買美國農產品之前還是之後向美國作出採購。自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後,中國對美國進口豬肉的關稅提升至六成二。
報道引述美國全國豬肉生產商協會發言人表示,美國豬商希望兩國結束貿易爭端,「使美國豬肉更有機會出口到中國,這一世界最大豬肉消費國」。
發改委周五(16日)記者會上承認,當前主要表現為食品價格上漲,並指非洲豬瘟疫情對當前生豬生產造成一定打擊。當局推出各項政策,以增加生豬生產及穩定肉價。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