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市源城區東江大橋周五(14日)凌晨兩時許發生垮塌事故,造成兩輛汽車墮江,救援人員到場後救起其中一人,目前仍有兩人失蹤。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事故原因。有網民認為,大橋如此輕易垮塌是「豆腐渣工程」,質疑建橋時偷工減料;亦有人認為與當地連日暴雨有關。
河源市委宣傳部職員通報,大橋垮塌位置為大橋左岸第三、四兩個副孔。經初步核查,獲救的是一名四十四歲鄺姓網約車司機,同車乘客則下落不明。而另一路墮江車輛的四十五歲盧姓司機亦被江水沖走。目前,當地應急、公安、海事等相關部門已派員到場搜索,現場有海事、漁政及水務等合共十一艘船舶參與搜救。
網傳短片所見,大橋在毫無先兆下,中段橋面突然垮塌,石屎等建材墮江後,濺起強大的水花。由於事發於凌晨時分,而非繁忙時段,否則將有更多車輛墮江,造成更大的人命傷亡。
公開資料顯示,河源東江大橋位於該市城郊,跨越東江,當地人稱之為紫金橋或河紫橋。東江是珠江水系幹流之一,也是河源市境內第一大河。自本月九日開始,河源多地連續暴雨,東江的水位也有所上漲,水流較為湍急。
對於大橋垮塌一事,大部分網民認為是大橋質量問題所致,但也有人指出,該橋建於一九七二年,因年久失修缺乏專業保養,或長期超重負荷,加上連日暴雨,致使橋身被沖毀。惟有網民指出,縱使該橋通車多時,又或者長年負荷過重也不成理由:「橋的壽命多少年?通車量遠遠超過承受,政府部門又採取了甚麼措施?年年維修就頂不住一場暴雨!」
東江大橋為六孔五十米跨徑懸砌拱橋,屬於「空腹式拱橋」,全長約四百二十米、闊約九米。該橋由廣東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設計,省公路工程處施工,至今通車四十七年。在一五年十一月及一七年四月曾進行大型維修,今年一月剛檢修過大橋結構。市公路局負責人表示,由於橋身結構及材料原因,最近十多年國內已經不採用這種橋型設計。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