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二○二○年實現全面脫貧,目前仍有近二千萬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需要走出貧困,實現小康,各地因此紛紛加大扶貧力度,但「扶貧」變「扶貪」的亂象卻依然屢禁不止。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中山鄉,日前被揭有扶貧官員不但在購買扶貧豬時,每頭豬從中吃掉二百元差價,更要求貧困戶每頭交運費二百元,從扶貧項目資金中「揩油」違紀獲利八萬多元;而主管的副鄉長等官員則在扶貧冊內虛報豬隻數量,通過上級扶貧驗收。
近年中央要求精準扶貧,各地政府扶貧改「輸血」為「造血」,並聚焦成本與風險相對較低的養殖業,加大資金扶持,希望貧困戶通過發展養殖脫貧。其實不止「扶貧豬」,扶貧牛羊雞鴨養殖項目也亂象頻生;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有村官勾結奸商,謊稱扶貧養牛場騙取六十多萬元扶貧資金,更租借六十一頭牛應付政府檢查。貴州省松桃縣亦被發現有村支書申報扶貧羊項目,結果租借八十隻羊騙取國家五萬多元扶貧補貼。
真貧不可怕,怕的是假脫貧、真扶貪。從以往曝光的案例也可看出,扶貧領域可謂亂象叢生、笑話百出。各地應對政府檢查的奇葩招數層出不窮:荒山刷綠漆、官員裝貧困戶兒子、插沒有樹根的果樹苗,甚至還有讓小學生披着裝化肥用的白塑料袋趴在山坡上扮演「羊群」等都曾是經典作品。此外,爭評國家級貧困縣、誇大扶貧項目騙取資金,以及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人情扶貧」、「關係扶貧」等腐敗現象氾濫,導致扶貧過程中撐的撐死、餓的餓死。
各地「扶貧豬牛羊」亂象,折射出內地扶貧領域腐敗依然嚴重,顯示基層官員依然像蒼蠅一樣,緊盯扶貧資金「做文章」,層層設卡、截留、挪用,「雁過拔毛」。同時也說明對扶貧資金的監管仍存在漏洞。
事實上,中央嚴打扶貧腐敗力度不可謂不大,甚至結合全國掃黑除惡行動打擊,去年以來全國共查處扶貧腐敗和作風問題至少十三萬多宗,處理十八萬餘人。但扶貧領域為何愈扶愈貪?主要原因之一,是實現脫貧目標時間臨近,中央加大投入,數以千億的扶貧資金也因此流向鄉村,自然成為基層大批鄉官村官眼中的天鵝肉、搖錢樹,吃得上要吃,吃不上創造條件也要吃,因此根本就無視禁令,一哄而上吞噬這「最後的盛宴」。
顯然,面對蠅貪遍地,用不到一年時間讓近二千萬人脫貧,任務相當艱巨。只有建立一套高透明度問責機制,所有扶貧資金去向都必須公開公示,讓全社會監督,才有望管好扶貧資金。否則,實現二○二○年消滅貧困人口的目標,或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