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琥珀 發現史前生物

【本報綜合報道】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領導的國際團隊,在一枚緬甸琥珀內首次發現一個史前海洋動物、已滅絕的「菊石」標本。該研究成果將有助於了解琥珀的形成,並為琥珀埋藏學和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提供新見解。

周一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雜誌發表的報告闡述,研究人員在一枚重約六克,長卅三毫米、闊九點五毫米、高廿九毫米的白堊紀中期形成的緬甸琥珀內,發現包括菊石、螺類、蟎蟲、蜘蛛、昆蟲等生物標本。

經對菊石進行斷層掃描,該史前海洋動物為一個幼體標本,其殼體有破損,內部充滿細小的沙粒,反映它可能死亡後,外殼被海浪沖上岸,然後在沙灘或附近地方被琥珀包裹。至於琥珀內的四個螺類,則屬於馬堤爾特螺屬,該類群廣泛分布在特提斯洋地區。

據了解,琥珀是遠古植物的樹脂經長久的地質作用形成的化石,主要含有保存很好的陸地生物,例如花、微生物、昆蟲,甚至蜥蜴和鳥類。由於生產條件和環境的限制,琥珀很少能保存水生生物,因此今次在估計已有一億年歷史的緬甸琥珀內,發現菊石及螺類等,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