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溫暖水域常見的箱型水母以致命劇毒聞名,其毒素足以在數分鐘內奪命。悉尼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過去七年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和人體細胞測試,成功找出數個與水母毒素破壞人體組織有關的基因,並發現的降膽固醇藥物或可有效阻擋毒素活動。
箱型水母可小至手指頭大,大可至三米長,螫傷部位可產生持續數天的劇痛、組織死亡和結疤,過量毒素更可致命。悉尼大學助理教授尼利(Greg Neely)及劉萬達博士表示,團隊多年來一直試圖找出箱型水母毒素,是如何破壞人體組織和引發痛楚。
團隊以基因編輯技術,發現人體細胞內一種名為ATP2B1的蛋白質,為箱型水母毒液發揮毒性的必要條件,而ATP2B1蛋白質的存在,均與人體的膽固醇有關。專家因而決定測試現有藥物是否能阻止毒性揮發,有望找出解藥。
專家用人體細胞和老鼠測試,發現只要十五分鐘內注射一種分子解毒劑,就能阻止水母螫咬引起的組織結痂與疼痛,但未能確定藥物是否能避免毒液引起的心臟驟停,未來需作進一步研究。報告已刊登於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