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概念歷時200年仍是謎

【本報綜合報道】黑洞(black hole)這個名詞由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惠勒(John Wheeler)於一九六七年提出,但有關概念早於二百多年前已經在學界討論,惟人類對它至今仍然一知半解。

中大學者:印證愛因斯坦理論

法國物理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早於一七九六年,已在其著作提出類似概念,是最早推測黑洞存在的科學家之一。至一九一五年,知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時,其引力場方程式推測假如大量物質集中在空間一點,「奇點」周圍就形成時空扭曲的「事件視界」;一旦進入這界面,連光也無法逃離。惟推測只屬理論層面,一直無法證實。

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惠勒在一場會議上首次使用「黑洞」這個詞匯。除了黑洞中心的「奇點」,「吸積盤」在黑洞周圍形成,熾熱氣體與塵埃以極高速旋轉着。中心附近的熱等離子發出的光子,亦形成名為「光子球層」的光環。當星體被黑洞吞噬時,粒子和輻射以接近光速噴射,形成相對論性噴流。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講師梁寶建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是次研究能夠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大致正確。他亦提到,人類首次有足夠的解像度成功拍攝黑洞,捕捉其結構以及四周的氣體等,有助了解相對論在極端情況下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