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向予人閱讀風氣良好印象,但網絡發達衝擊書店的生存空間。調查指40.8%台灣人整年沒有看過一本書,台北重慶南路目前僅剩不到十家書店,讓書店街將成歷史名詞。讀者人數銳減,書店嘗試發展成結合餐飲的綜合書店。但面對「只逛不買」的消費趨勢及店租成本逐年調高的壓力下,即使是大型綜合書店,也同樣步入寒冬。
書店街傳統書店之一、黎明書店總經理趙建中受訪時指,書店街近十年有逾百家大小書店倒閉。有些小書店雖仍叫書店,但賣書只限在一小角落,店內大部分空間則是在賣彩券。趙建中表示,傳統書店還面臨網絡書店的挑戰,服務迅速令傳統書店難以競爭。
台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盧欽政稱,不少人逛完書店後便會在網上買書,網絡書店因大量採購,因此能壓低售價。傳統書店及綜合書店近年雖有另謀出路的趨勢,例如誠品書店,惟大陸同業能快速效法,導致在同型競爭下,台灣相對形成弱勢。
書報商陳台林分析,傳統書店客戶被網絡書店及二手書店搶走,以發行成本計算,消費群少兩成已沒有利潤,若再加上運輸、人事及租金成本等因素,傳統書店難免虧損。房仲專家陳泰源指出,算上房租在書店的成本佔比,書店已呈虧本情況,因此賣書已然成為低利潤的夕陽產業。
駐台灣記者宋江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