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蝦殼製傷口抗菌膜

時值佳節,不少市民都會享用豐盛的聖誕海鮮大餐,但往往會剩下大堆蝦殼等廚餘。澳洲昆士蘭有研究發現,蝦殼可以循環再用,其製成的物質可對抗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更有助皮膚傷口愈合。

澳洲人每年享用逾三萬三千噸貝類食物,而海鮮殼含有大量生物聚合物。為免白白造成浪費,昆士蘭科技大學研究人員把食剩的蝦殼以酸性液體溶解,再以冷凍方式凝固出殼聚糖,中和酸液後製造出嶄新的抗菌膜。

殼聚糖為一種無害的白色粉末,當注入抗微生物劑如硒、銀等元素,能夠去除重金屬等雜質。由它製成的彈性薄膜有效抵禦金黃色葡萄球菌,並阻止其生長及傳播,有助治療各種傷口。

甲殼能殺超級細菌

首席研究員德蘭(Phong Tran)稱,由食物甲殼提取粉末不是新鮮事,以往亦曾用以殺死抗微生物的超級細菌,因此很有信心是次研究工作可取得成功。科學家休伊特(David Hewitt)解釋:「糖尿病難以治愈,但海鮮殼的膜較為靈活,為潰瘍和糖尿病患者帶來希望。」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