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台貪官手尾多 清理餘毒累百姓

內地官場向有歌功頌德、樹碑立傳的傳統,無論大小官員領導,一朝在位必然前呼後擁,各種文案包裝更如同「自動波」,不用吩咐亦有人來做。惟一旦官員出了事、倒了台,之前所做的一切又都成了麻煩,上上下下為肅清餘毒忙成一團,損失更要算在老百姓頭上,簡直是豈有此理。

重慶市紀委日前就全面肅清孫政才、薄熙來及王立軍流毒一事作出通報,指出各區在新一輪巡視整改過程中的進展與不足,要求繼續深入查找問題和自我批評,堅決肅清三人的惡劣影響。至於「肅毒」措施,則包括在網絡上刪除他們的相關訊息及稿件,銷毀市面上流傳的出版物,並將三人的名字等關鍵詞納入全天候網絡監測,總之要不遺餘力抹掉他們所有痕迹。

勞民傷財 費時失事

眾所周知,內地官場阿諛逢迎歪風盛行,下級吹捧上級、手下人主動為領導造勢宣傳乃普遍現象,不論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還是主政一方的大員,除了必備的官宣文件、履歷介紹,為官期間的各種「政績」亦會一一記錄在案,且通常被添油加醋,大書特書。一些官員更有題詞留字、附庸風雅的癖好,以致轄下機關單位、廠礦企業乃至工程建築、風景名勝上處處留痕,而這些人一旦東窗事發,又得大費周章清除痕迹,真是何必當初。

不但如此,像這種大規模的清理方式,更有勞民傷財、費時失事之嫌。近年隨着大批貪腐官員紛紛落台,他們亦留下了不少手尾無法清理,比如一些官員在任時好大喜功,胡亂上項目搞形象工程,撈取政績,以致亂批亂建成風,有些項目動輒數十億上百億元,然而一旦他們倒台,所有工程隨即淪為爛尾工程,而繼任者大多不願接手,惟有聽之任之,再多的損失最終都轉嫁到老百姓頭上。

然而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誰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必須全面落實執行,否則隨時遭到問責查處,自身難保。事實上,諸如此類的例子並不鮮見,像廣東官場在肅清李嘉、萬慶良餘毒問題上,天津在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上,雲南在清理白恩培、仇和餘毒上,都因不徹底而遭問責。至於孫、薄、王流毒的清理工作已非首次,孫政才更因清除薄王遺毒不力,最終令自己淪為「餘毒」遭查辦,可見相關肅清工作輕忽不得。

當然,孫政才和薄熙來本就是一夥,消極對抗也好,作為餘毒遭清查也好,都在情理之中。尤其當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及徐才厚的「新四人幫」遭清算之後,不少高官的倒台多被指與他們有關聯。然而不管是為了清除政治餘毒,還是反腐打貪,是誰的帳就應算在誰的頭上,決不該讓百姓為任何損失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