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辯藏品非全屬賊贓 大英博物館遭文攻

英國大英博物館的館藏極豐,吸引全球遊客慕名而來。惟館內不少展品是大英帝國於昔日從殖民地掠奪回來,一直為人詬病,被指為「賊贓」。館方為改變外界觀感,近日舉行公開講座,指「不是所有文物都是掠奪得來」,希望公眾聚焦展品本身價值,惟此番言論卻被大批網民反譏為弄巧成拙。

大英博物館由上周五(12日)起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免費講座,介紹展品歷史及藝術底蘊,希望公眾目光不再集中於掠奪他國瑰寶的不光彩一頁。亞洲展館的負責人漢薩蕾(Sushma Jansari)指公眾不應只關注殖民相關的文物,希望平衡︰「這裏的東西不是全部都由歐洲人搶掠而來的。」

藏23萬中國文物 多來自圓明園

然而,部分聽過講座的聽眾表示,講座反而加深了博物館內展品乃掠奪他國財產的印象。各地網民不約而同在社交網站上貼文譏諷: 「下次他們也可以說,大英帝國侵略時沒有殺掉『全部』人。」中國網民亦諷稱︰「不是『全部』靠搶,不過大部分是」、「大英博物館乾脆改名叫圓明園分部吧」。

長久以來,大英博物館展示的歷史文物,大部分都由其他國家掠奪回來。儘管這些文物藝術品的原產國多番要求將展品送回,但一直被館方拒絕。部分展品如埃及的羅塞塔石碑、希臘的巴特農神殿雕像等,仍然未能完璧歸趙。館內更藏有廿三萬件中國文物,數量之驚人,冠絕全球所有西方博物館,當中有不少是由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得來。

尼日利亞籍的歷史學者奧盧索加(David Olusoga)指出,由於英國將會脫歐,提議當局應該把文物歸還,以便與相關國家建立貿易夥伴關係。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