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續制裁伊朗 歐洲身不由己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單方面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主要限制伊朗政府買入美元、黃金以及其他貴金屬。華府方面透露,下一階段的制裁將於十一月啟動,屆時將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進一步打擊該國的經濟命脈。

狂人最近在社交媒體發文,警告伊朗若繼續挑釁美國,將承受嚴重後果;德黑蘭不甘示弱,揚言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以作報復。儘管雙方劍拔弩張,但一般認為美國只是想透過經濟壓力,迫使伊朗放棄在中東地區擴張勢力,未必真想動武。特朗普一再放風表示願意跟伊朗談判,即是明證。

特朗普無視國際社會反對退出伊核協議,是因為該協議把伊朗從經濟制裁中「放生」,使其獲得寶貴的資金,在中東「興風作浪」。在這種情況下,伊朗當局有沒有遵守協議,根本無關宏旨;而特朗普指這份由奧巴馬主導的協議「條款太爛」,也只是藉口。

難阻油企跟風撤資

事實是,美國之前在伊拉克、阿富汗栽了大跟頭,不敢輕啟戰端。之前空襲敍利亞的行動,英、法兩國跟進已相當勉強,以目前雙方關係,派「聯軍」推翻伊朗政權更是不切實際。問題是,即使是經濟制裁伊朗,歐盟亦有很大牴觸情緒。歐盟日前宣布更新「阻斷法令」,規定如果美國對別國制裁殃及歐盟企業,涉事企業毋須遵守相關法案之餘,還可就損失追討賠償;同時歐盟有權對那些遵守美國制裁法案的企業課罰。

話雖如此,包括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等歐洲大型企業,最近紛紛宣布取消在伊朗的投資項目,沒有誰會相信歐盟真的會根據「阻斷法令」懲罰相關企業。然而,談到禁止各國進口伊朗石油,情況便複雜得多,美國的制裁僅適用於歐洲私人企業,萬一歐洲國家的央行或國有能源企業出面與伊朗進行交易,美國當局未必管得到,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伊朗石油大客,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華府。

當然,胳膊拗不過大腿,歐洲肯定不會為伊朗跟美國撕破臉,卻可能要求美方在貿易問題上作更大讓步。「天下沒有免費午餐」這個道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應該明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