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下 美對華逆差未減反增 北京籲白宮停止損人不利己做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滿對華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對中國發起新一輪貿易戰。惟美國周一(6日)發表的國會報告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於上半年達一千八百五十七億美元(約一萬四千四百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九;而人民幣匯率繼續走貶,引起市場憂慮。中方呼籲美方停止損人不利己的做法。

在中美貿易戰陰霾下,數據反映對美國農產品輸出中國的負面效應。美中經濟與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的最新報告指出,美國六月份對華農產品輸出量,較去年同期下跌約百分之三十四,牲畜輸出量亦跌約百分之三十九。美國輸出的大豆去年有百分之五十七由中國買下,至近日的大豆訂單中此比例跌至百分之十七;美國大豆價隨之跌至近十年新低。由於中國及墨西哥對美國豬肉徵收報復性關稅,同時美國國內豬肉供應上升,令每頭豬價格下跌十八美元(約一百四十港元)。

石油及天然氣行業受惠

中國希望藉採購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縮減中美貿易逆差,亦反映在數據上。美國今年第二季對華的石油與天然氣輸出量,按年升約百分之一百二十九,達廿七億八千七百萬美元(約二百一十九億港元),成為中美貿易戰中目前較受惠的行業。美國第一季對華服務業規模亦錄得歷來最大順差,但旅遊業順差的年度增長放緩,是十四年來最低。

報告又指,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至百分之六點七,北京以增加信貸的方式刺激經濟;人民幣持續走貶,令市場擔心北京會透過貨幣貶值,來抵銷美國實施關稅的影響。

憂美方添藉口加碼制裁

外界擔心,USCC的新報告將提供更多理據,讓特朗普政府加碼貿易制裁中國;經濟學家則普遍認為,限制進口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不能縮減貿易逆差。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聲言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奏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二回應指,美方執意挑起對華貿易戰,損害美國人民切身利益,美方應重視並認真聆聽美國國內業界、消費者的呼籲,回歸理性,停止損人不利己的錯誤做法。

中美貿易戰大事表

7月6日:美國政府對第一批總值340億美元(約2,700億港元)商品正式加徵25%關稅,主要針對中國的電機、機械產品及交通工具等。中方立即反擊,同時對同等價值的美國大豆、水果等農產品等商品加徵關稅。

7月10日:美國政府列出新清單,擬對華總值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逾6,031種商品加徵10%關稅,當中包括藥品、食品、紡織品、化學品,以及電機電氣設備及機械器具等「中國製造2025」商品。

7月13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上半年中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上月更較五月急升17.7%,增至1,932億元人民幣(約2,260億港元),升幅創歷史新高。

7月24至25日:美國政府對第二批總值160億美元(約1,300億港元)商品加徵25%關稅舉行聽證會,主要針對電子產品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相關產品,暫未知何時實行。中國亦早已預告會對同等價值美國貨品徵收關稅,實施時間另行公布。

8月1日:美國政府官員確認,特朗普已指示貿易代表萊蒂澤,考慮將下一輪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稅率,由之前建議的10%,加碼至25%。公眾諮詢期由原來的8月底延長至9月5日。

8月3日:中方反擊,對美國第二批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商品,加徵5%到25%的關稅。受影響商品包括肉類、食用油、奶粉等農產品,至樂器、菲林、化工品及醫藥產品等。

8月6日: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檢討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對華貿易逆差於上半年擴大,較去年同期增長9%至1,857億美元(約1.44萬億港元)。而美國6月份農產品及牲畜輸出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34.4%及39.2%;美國大豆價格隨之跌至新低。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