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美新種恐龍化石 擁亞洲甲龍特徵

【本報綜合報道】澳洲專家早前研究於美國猶他州出土的白堊紀後期甲龍化石,發現這恐龍與之前在新墨西哥州出土的北美洲甲龍外形有別,反而與亞洲甲龍相似。研究人員認為,亞洲甲龍曾在淹浸美洲大陸的海水水位降低時遷徙到北美洲,以致北美洲南北地區出現明顯有不同特徵的甲龍。

詹姆士庫克大學古生物學博士生維爾斯馬(Jelle Wiersma)及其團隊,研究該具以化學家約翰遜(Randy Johnson)命名的「Akainacephalus johnsoni」甲龍化石,相信牠生活於七千六百萬年前。在此之前,古生物學家認為甲龍於約一億二千五百萬年前在亞洲生活,直至七千七百萬年前才在北美洲出現。

新品種甲龍跟之前出土的美洲甲龍最大不同,是頭顱沒有圓滑骨甲,反而面部有着與亞洲甲龍相似的荊棘狀尖刺。維爾斯馬推測在白堊紀後期,海水水位多次下降,亞洲甲龍可遷到北美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