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搶先訪華 特朗普陷於被動

北韓領袖金正恩日前突然訪問中國,是為金氏上台六年多以來首次出國訪問,不僅沖淡外界中朝關係倒退的傳聞,「習金會」搶在「特金會」前頭,政治訊息更是明顯不過:解決朝鮮半島危機,美國固然是其中一個主要力量,但北京亦絕不會淪為在旁觀戰的配角。

早前特朗普突然答應會晤金正恩,出乎世人意料之外,然而從特朗普的角度出發,一旦會面成局,「最高綱領」自然是促使平壤棄核──當然,核力量乃平壤安身立命之所在,斷不會輕易「自我繳械」,但即使「開天索價」不成,得以「落地還錢」,爭取平壤凍結發展核武,這筆買賣已算有賺,既可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過一回當主角的癮,而只要金正恩在今年美國中期選舉前不撕毀合同,特朗普的這一「政績」便足以提振共和黨的選情。

只能在Twitter「樂觀其成」

如今「習金會」在前,「特金會」在後,即使後者取得成果,也很容易被外界解讀為中朝雙方早已取得默契。特朗普滿以為自己是主角,豈料戲台還未搭好,卻被搶去風頭。談到「戲台」,今次金正恩「移船就磡」,親赴北京會見中國領導人,未來「特金會」在哪裏舉行,目前尚未有定案,但外界總是很難想像,金正恩會到美國「覲見」特朗普,即使金氏願意,亦難過美國群眾那一關,如在中立國家舉行會晤,營造的氣氛則是美朝兩國首腦「平起平坐」,比較之下,狂人肯定滿心不是味兒。

無奈之下,特朗普只能透過Twitter「樂觀其成」,強調自己是從中方那裏獲得通報,又稱金正恩「非常期待跟我會面」,同時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聲稱將繼續不惜一切代價對朝實施「最高級別」的制裁,大有「跌落地揦番拃沙」的意味。

儘管金正恩在中美之間大玩平衡戰術,謀求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意圖路人皆見,但美國媒體卻在金正恩訪華中嗅出不一樣的政治警訊。正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發表評論文章,指「中國在『特金會』前奇招突出(Throws a curveball)」,且看狂人如何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