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機空中走私 安全隱患響警鐘

深圳海關近日在深港邊境地區破獲特大走私手機案,犯罪集團利用航拍機空中飛越邊境線,架設「飛索」瘋狂走私手機,初估案值高達五億元人民幣。該宗內地首次發現的航拍機跨境走私大案,折射出內地航拍機實名制形同虛設,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監管漏洞。

中國是航拍機生產與消費的大國,每年產值高達二百多億元,目前內地航拍機保有量約三十萬架。根據預測,中國航拍機市場規模將每年保持三成以上的增長,到二○二○年,市場上航拍機保有量將達到二百萬架。據國家民航部門日前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目前,內地航拍機實名登記數目已增至逾十八萬台,擁有民用航拍機駕駛牌照人數也超過二萬四千,預計今年突破三萬人。

在航拍機普及的同時,滿天亂飛的航拍機也衍生了「黑飛」問題,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其中去年初,雲南昆明機場一架航拍機距離正在降落的客機僅五十米,險釀空難事故。而去年四月,成都機場幾乎每隔幾天就遭航拍機干擾,導致數百航班延誤。當局雖亡羊補牢,在去年六月實施航拍機實名登記制度,加強航拍機駕駛員管理,並公布民用機場淨空保護範圍,但不時仍發生航拍機擾航事件。

偷運武器 發動恐襲

而隨着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航拍機的載重量和各項功能亦愈來愈發達,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航拍機進行走私,亦有可能用於跨境販毒,躲避海關和公安的打擊。最令人擔憂的是,民用航拍機很可能充當恐怖活動的利器,中東已有恐怖分子用航拍機發動恐襲,在西方國家也曾出現類似案例。還有國外政治組織利用航拍機撒傳單,而內地的黨政軍重要設施,常有航拍機前來「偷窺」,相信也不足為奇。

今次深港航拍機跨境走私大案,不法分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作案,直至今年一月,因有民眾舉報才發現,表明內地航拍機雖然已實名登記,但只要機主不申請空域,還是無法有效監管。無論在航拍機放飛、功能設定、使用用途等方面,目前仍處於無監管狀況,而在由李彥宏掌門的百度網站上,至今竟然仍有大量教唆如何利用航拍機走私的貼子。顯然,對於航拍機監管漏洞,內地當局有必要盡快建立和制訂系統性的監管體系和相關法規。

此外,事件亦對香港敲響警鐘,既然走私集團可以利用航拍機由香港向內地走私,亦難排除有不法之徒用航拍機向香港走私武器炸藥等危險品,甚至操縱航拍機對重要目標實施襲擊,特別是南亞兵團近期在香港不斷坐大,甚至有被國際刑警組織通緝的恐怖分子在香港遙控作案,香港警方對此不可不防,應盡早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