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希雌雄大決戰 隱秘選民成關鍵

美國總統大選變成鬥爛遊戲,在精英控制的輿論工具中,希拉妮勝選形勢大好,似乎總統寶座唾手可得,但實際上今次大選的選民結構發生巨變,希拉妮的民調很可能是一種假象。

特朗普的競選經理康韋稱,在美國存在一群傳統民意調查人士接觸不到的特朗普「隱秘支持者」,他們將幫助特朗普最終贏得十一月的大選。康韋這個說法並非毫無根據。特朗普的支持者很多是中下階層的白人藍領,這些人在歷次大選都是政治冷感一族,認為候選人都是代表權貴階層,因此不屑投票,他們也是民調經常忽略的一群。

民調忽略白人藍領

但今次特朗普「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尤其是孤立主義與排外主義,極其符合這些白人藍領的胃口,因此對特朗普的參選積極支持。但傳統的民調結構囿於過往的判斷,在調查時經常忽略這部分人群,因此民調結果往往荒腔走板。在共和黨內初選時,特朗普在民調中也經常落後,但一投票卻大幅勝出,已是最好的證明。

希拉妮的支持者是城市自由派與精英階層,當中包括絕大部分的傳統媒體,他們還是採取以往的選戰模式與特朗普決戰,但沒想到如今形勢發生逆轉,他們面對的是全國幾千萬的隱密選民。這些過往不投票的人士很可能在十一月的投票中傾巢出動,讓希拉妮輸得不明不白。

美國歷史上出現的布萊德利效應與此相似。一九八二年,加州進行州長選舉,時任洛杉磯市長湯姆•布萊德利與加州檢察長喬治•德克梅吉恩展開激烈角逐。當時布萊德利在民調中遙遙領先,各方都認為他將成為該州首任非洲裔州長,然而最終卻是德克梅吉恩勝出。事後分析認為,民調結果與選舉結果不一致,是因為很多白人選民不願承認他們反對一位非洲裔候選人。

早前的英國脫歐公投也是如此。在公投前一天,民調仍顯示留歐派將勝出,但結果卻大跌眼鏡,產生誤差的原因,就是民調沒將隱密選票計算在內。特朗普在媒體中的民調雖然一直落後,但真實支持率卻未必如此不堪,這也正是希拉妮陣營一直強調要奮戰到最後一刻,百倍警惕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