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會議論政 確立十九大主題

又到了一年一度中共北戴河會議的敏感期,按照中共「大會辦小事,小會辦大事」的傳統,今次北戴河會議勢必涉及十九大主題的確立及人事選拔原則確定等大政方針,具有諸多看點。

按照中共過往歷史,換屆黨代會的準備工作往往提前一年多就開始,不僅要成立黨代會主題報告起草小組,還要成立人事考核小組,再進行全國性的調研。而這些小組負責人往往在黨代會前一年的北戴河會議上就開始醞釀,並確定相應的原則方針。

在中共十八大,習近平屬於半接班,因為當時的人事布局是各方派系妥協的產物,包括郭伯雄、徐才厚等都在任上,留下許多暗樁。經過近四年的反腐整風,一批老虎被調查,人事更迭加快,之江新軍、閩江舊部等習近平嫡系逐漸上位,比如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中辦常務副主任丁薛祥、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國安委常務副主任蔡奇、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等,已做好在十九大接班的準備。

領導機構 或大改革

十九大人事安排最大懸念有兩個,一是王岐山會全退還是繼續活躍在政壇一線;二是會不會政治「立儲」,胡春華、孫政才會否成為政治局常委。早前有傳聞指,經濟形勢每況愈下,李克強對發展經濟缺乏「實招」,黨內有力量鼓動其「讓賢」,將總理之位交給王岐山,而他則接任全國人大委員長一職。至於立儲之說,也是眾說紛紜。由於團派在這輪反腐整風中受到重創,團中央更被習近平指摘「高位截癱」,曾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春華如果繼續上位,是否能夠服眾?胡春華與孫政才在過去四年主政廣東、重慶期間,雖然無風無浪,但也沒特別耀眼的政績,如果就這樣輕而易舉的上位,恐怕其他諸侯無法心服口服。

從某種意義而言,十九大將面臨結構性困局,一方面類似王岐山這樣眾望所歸但歲數偏大的人,如何在過往的政治規矩之下繼續留任,同時又不被各方派系所攻擊;另一方面,如何騰出更多崗位讓新一代脫穎而出,形成一個強大的接班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上月刊登「中央主要領導機構歷史演進」一文,回顧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等機構的歷史發展過程,這篇文章得出的主要結論是中央主要領導機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着形勢發展而改革完善。這篇看似不起眼的文章暗藏玄機,或許預示十九大上可能會對領導機構進行大幅度改革。早前有傳很可能廢除政治局常委會這一層級,做大中央書記處。如此一來,王岐山留任及立儲問題都迎刃而解,今次北戴河會議或許就這議題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