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東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引發海嘯,令福島第一核電站遭受嚴重破壞,更導致大量含有放射性銫的核污水流入太平洋。近日有日本學者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部分放射性銫在北太平洋循環後,近月已回流到日本海域。由於銫的半衰期長達三十年,海中的銫很可能長期維持這水平。
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周一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有關結果。研究員於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二月,在北海道至沖繩縣海域的七十一處採集海水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核災後日本附近海域的銫濃度一度下降,但現已再次增加。
其中以鹿兒島縣薩摩半島西南海域驗出的銫濃度最高,達每立方米二貝可,高於核災前的數值。秋田縣、新潟縣、富山縣及四國海域,也驗出銫濃度增加了。根據資料,福島核災爆發前,日本海域驗出的銫一三七濃度僅每立方米一貝可,即現時多出的銫都是從福島核災中釋放出來。青山估計,銫是隨着太平洋洋流「黑潮」從日本向東流,在北太平洋南下後,再流向西方,多年後回流日本。
青山強調這數值仍大幅低於食品輻射標準,對魚類和人體完全沒有影響。但他說:「由於銫一三七的半衰期很長,濃度很可能會長期保持這一水平,或進一步上升。」
福島核災令日本核安全的神話瞬間破滅,核災至今五年,營運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仍未能解決核污水洩漏的問題,不時仍有含輻射物的污水流入太平洋。雖然日本官員稱市面上售賣的水產食品安全,但國內海產的需求在核災後下降約兩成半,當地漁業飽受重挫。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