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船難震驚海內外,總理李克強率隊在當地組織救援多日,至今未見成效,黃金四十八小時已過,發現生還者的可能性愈來愈渺茫。今次事件給中國的救援體制敲響了警鐘,改革迫在眉睫。
溫家寶任總理期間,每當突發性災難便衝在前頭,以顯示對救援工作的重視,李克強擔任總理後溫規李隨,幾次地震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威權體制之下,領導人親臨一線,無疑有助於各種資源的匯聚,但也會產生負面作用,譬如外行領導內行,長官意志代替學者的專業意見,而且總理、省部級、地廳級、縣處級官員一擁而上,出新聞見報道,官多為患,很多時候幫倒忙。
大國總理日理萬機,每天要處理的公務何止千萬,為了救援在現場呆上好幾天,通宵達旦工作,不僅耽誤其他公務,而且也易累垮身體。問題是,溫家寶開此例之後,李克強不敢不跟從,畢竟人言可畏。總理淪為救援大隊長,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的救援體制落後於形勢的發展。
這方面俄羅斯值得中國學習。前蘇聯垮台後,俄羅斯面臨一系列危難險急的難題,有地震救援、有恐怖襲擊,亦有颱風,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專門設立了緊急情況部應對突發性災難。設在莫斯科的行動中心面積雖小,但效率極高,每張辦公桌上和每個房間裏都安裝兩到三部電話和聯網電腦。每個房間外都張貼有工作職責,從自然災害到化學和電力工業突發事件等,無所不包。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下設幾個專門委員會用以協調和實施某些行動,包括打擊森林火災跨機構委員會、水災跨機構委員會、海上和水域突發事件跨機構海事協調委員會、救援人員跨機構委員會。該部成立了一個龐大的搜救隊,專門負責發生災害時的一般搜救工作,總人數近兩萬人,大多數隊員同時掌握了多種專業技能,具有在水下、陸上、空中以及任何複雜地理和氣候條件下完成救援任務的本領和能力。
另外,該部還建立了「國家危機情況管理中心」,採用了許多高科技手段,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進行預測預報,組織救援。國家危機情況管理中心成為統一訊息來源和全國危機情況預防和應對體系,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增強政府各部門間的協作,同時還可以使民眾及時了解有關災害和事故的訊息。
中國救援機構五花八門,可惜缺乏一個高效運行體制機制,所以每當災難來臨,不得不臨時搭建草台班子,依靠領導人權威進行救援,結果往往決策失靈失效。中央深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應該借今次事件舉一反三,借鑑俄羅斯的經驗,對救援體制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