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舉拘捕反對派 馬爾代夫亂不休

說起馬爾代夫,人們會聯想到度假天堂,但在碧海藍天沙灘之外,這個印度洋島國還有政治動盪的另一面,今年三月前總統納希德被判監十三年,觸發首都馬累新一輪示威抗議,參與人數並在五月一日勞動節達到高峰,當局出動胡椒噴霧、催淚氣體和橡膠子彈驅趕人群,更大舉拘捕反對派,再次引起國際關注。

馬爾代夫面臨陸沉危機,然而更迫在眉睫的是政治危機,這個享譽已久的世外桃源,民主歷史短淺,直至二○○八年才首次引入選舉,著名人權鬥士納希德一舉勝出,成為首位該國民選總統,結束了加堯姆長達三十年的獨裁統治。加堯姆雖然垮台,但其勢力盤根錯節,最明顯是保安部隊和司法系統,仍屬前朝勢力,以至納希德號令不行。

納希德受審被視「不公義」

納希德以結束專制統治和剷除貪污腐敗的政綱上台,但執政後卻舉步維艱,他領導的政府同樣難逃貪腐和打壓異己的指摘,加上經濟每況愈下,失業率和通脹率均告上升,社會充斥不滿情緒,二○一二年初,納希德指摘刑事法庭首席法官包庇加堯姆等人,下令拘捕,他干預司法的做法,激起反對派大規模示威,他最終被迫辭職。

納希德下台,支持者都指這是「政變」,翌年,納希德捲土重來角逐總統選舉,敗在加堯姆弟弟亞明手上,支持者也指這次選舉存在舞弊,而納希德三年前逮捕法官餘波未了,兩個月前法庭判他違憲拘捕和觸犯反恐法,罪名成立重判入獄,支持者上街示威,要求釋放納希德,更叫亞明辭職。

當局對納希德的審判過程倉卒,支持者指是政治迫害,美國國務卿亦指這宗案件存「不公義」,有華府開腔撐腰,馬爾代夫反對派恐怕更難甘休,在勞動節示威時被捕的近二百人和多名被指煽動騷亂的反對派領袖,現時成為當局的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