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掀外交爭拗 魯哈尼退無可退

美國拒向伊朗新任聯合國大使阿布塔萊比發出簽證,使他無法到紐約履新,對此,德黑蘭回應是不會另擇人選,顯示被視為溫和派的伊朗總統魯哈尼,無懼與華府正面交鋒,對伊朗來說,美國欺人太甚,魯哈尼可謂退無可退。

五十六歲的阿布塔萊比,被指在三十多年前學生時代參與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挾持人質事件,在伊朗宣布他的任命後,美國國會特地修訂法案,禁止任何針對美國進行間諜和恐怖活動、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聯合國代表進入美境,法案在參眾兩院罕有地獲得跨黨支持一致通過,隨後呈交總統奧巴馬簽署。白宮迄今未有透露奧巴馬是否簽署法案,但就表明已經告知伊朗不會向阿布塔萊比發出簽證。

奧巴馬在外交上左支右絀,美伊關係改善或許是他唯一足陳之處,去年九月,奧巴馬與魯哈尼通電話,寫下美伊總統三十多年來首次直接對話的一頁,十一月,伊朗核談判取得突破,德黑蘭與美國等六國達成初步協議,奧巴馬當然不願見美伊再生波瀾,但很明顯,他也不敢與整個國會對立。

或危及正進行伊核談判

對奧巴馬來說,最好就是伊朗自動撤掉阿布塔萊比,另派他人出任聯合國大使,然而美國「橫行霸道」在伊朗引起公憤,傳媒連日頭條報道,怒吼「誓不撤使」。魯哈尼去年八月上台,向美歐伸出橄欖枝,已經屢被強硬派抨擊對西方過分軟弱,這次若是退讓,恐怕舉國不會饒他。

按照國際協議,聯合國總部所在國的美國,有義務向各國駐聯合國代表或到紐約參加聯大會議的元首發出簽證,在伊朗看來,美國此舉違反國際法,且已干預伊朗內政,其實,阿布塔萊比亦已澄清自己在德黑蘭人質事件中,只在美國大使館被佔領後才加入,而擔當的僅是翻譯的次要角色,因人質事件而無法連任的美國前總統卡特認為,挾持人質者當年只是學生而已,有欠成熟,他也贊成向阿布塔萊比發出簽證。美伊這次外交紛爭恐難收科,甚或危及正在進行的伊核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