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陷孤立 俄國有後顧之憂

烏克蘭亂局一發不可收拾,俄羅斯不發一槍、不開一炮佔領兵家必爭的克里米亞半島,觸發被視為冷戰結束後最嚴峻之美俄衝突,雙方經多輪磋商仍無法擺平紛爭。克里米亞半島周日舉行公投,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各方視為不可逆轉之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相信會杯葛到底,脫烏入俄的克里米亞勢必遭到孤立。

奧巴馬政府趁烏克蘭陷入亂局渾水摸魚,該國反對派單方面罷免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成立認受性存疑的臨時政府,美國國務卿克里公然替當局背書,高喊民主選舉不一定帶來民主。普京見華府欺人太甚、肆意擠壓俄國戰略空間,採取行動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力圖反客為主。

問題是,克里米亞半島逾八成食水和電力來自烏克蘭,若烏克蘭臨時政府受外部勢力唆使,為表對公投結果不滿,局部甚至全面中止向克里米亞半島供水和輸電,俄羅斯想要解救恐怕是鞭長莫及。此外,旅遊業是克里米亞半島主要收入來源,因克里米亞公投觸發的政治和社會動盪,隨時嚇走外地旅客。

佔克里米亞人口少數的韃靼人,曾遭前蘇聯史太林之強權壓迫,對克里米亞入俄充滿戒心,韃靼人不願接受公投結果,對當地社會秩序之潛在威脅不容小覷。此外,也不能排除克里米亞半島公投後僅宣布獨立、不加入俄羅斯,變成另一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七四年,土耳其出兵塞島,對抗發動政變的希臘軍人政權。八三年成立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時至今日僅獲土耳其承認其國家地位。

近鄰多國 恐被西方乘機拉攏

克里米亞半島人口只有二百萬,以俄國國力相信不難滿足其政治、軍事和經濟需要。對普京來說,克里米亞半島於公投後入俄也好、獨立也罷,它遭各方孤立衍生的種種問題,總有化解方法。

普京為反制華府向克里米亞派兵,演變成克里米亞地區歷史性公投一幕。從摩爾多亞、格魯吉亞、以至哈薩克、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等境內有俄裔人口的近鄰,會否因此更決心擺脫俄國,令西方乘虛而入蠶食俄國地盤,是克宮更大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