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外交似親善 遏華戰略實不變

中美關係陰晴不定,國際政治風雲變幻,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即將帶同女兒和母親首次訪華,不可能只是為了去年缺席「習奧會」冷待彭麗媛補鑊,更不是為了親嘗中國特色的美食。當然,不管第一夫人外交目的為何,美國重返亞洲、遏華制華的方針不會改變,中國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

白宮早前宣布,米歇爾本月下旬將帶同母親及兩個女兒到訪北京、西安及成都七天,期間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會面,並參觀當地大學和高中。美方強調此行不涉政治,主要目的是與中方交流教育事業。而米歇爾亦不忘「賣口乖」,聲稱此次訪華「十分重要」,因為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她更特地學習幾句簡單中文,希望派上用場,亦表明欲一嘗雞腳、魚頭等中國特色美食。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夫人單獨出訪他國並不是太常見的外交活動。但米歇爾十分擅長處理公共關係事務,美媒甚至形容她是奧巴馬重要的「政治潤滑劑」。這些年,她先後出訪印度、墨西哥、海地、南非及愛爾蘭,俱贏得頗高評價。去年習近平伉儷訪問美國,外界熱切期待中美兩大國第一夫人歷史性同台,然而米歇爾當時以陪伴女兒讀書為由而缺席,有失待客之道,令中國人大失所望,有輿論甚至認為,米歇爾刻意冷待彭麗媛,是不給中國面子。正因如此,米歇爾此次訪華,中國官媒普遍認為有修補意味,也為中美關係起「軟調節」作用。

該幹甚麼 還幹甚麼

其實,米歇爾此行並非僅僅為着彌補先前的無禮,更不是觀光之旅,而是在敏感時刻代夫出征,充當中美關係潤滑劑的角色。中美關係因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變冷,日前奧巴馬無視中方強烈反對,高調會見達賴,又為中美關係添堵。加上奧巴馬下月出訪亞洲,到訪日本卻不到中國,明顯是為日本安倍政府反華撐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正當美日聯手制華之際,烏克蘭事件節外生枝,美俄矛盾惡化,沖淡了美國的注意力。美國為爭取中國站在自己一邊,至少是確保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維持中立,所以就有了米歇爾訪華安撫一舉。

可見米歇爾今次來華口說不涉政治,其實政治意味極為濃厚。美國外交政策講究實用主義,需要中國幫忙的時候,可以低聲下氣,舌粲蓮花,一旦形勢轉變,美國又會掉過頭來繼續對付中國。中美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並沒有因意外事件而改變。

來者都是客,對於米歇爾訪華,中國大可以熱情接待,但該幹甚麼還是幹甚麼。國際政治,實力講話,中國解決釣魚島等問題始終要依靠自己,同時可利用美俄角力爭取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