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人月入五萬 無力置業

【本報綜合報道】香港置業難,連英國的無殼蝸牛亦愈來愈多。英格蘭及威爾斯的租戶在十年內暴增八成九,除了倫敦市中心外,原本很少人租屋的其他城鎮,現時也遍是租戶。由廿多歲的年輕人至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都訴苦指薪金追不上樓價升幅,甚至有人稱月入逾五萬港元都無法「上車」,置業永遠是個夢。

經濟不景 首期貴過年薪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二○○一年,除了倫敦及小部分地區,英格蘭及威爾斯大部分地方租屋率都是零;但在二○一一年,英格蘭及威爾斯大部分區域都有一成以上的居民是租戶。全國租戶數目在十年內由一百九十萬戶,攀升至三百六十萬戶;倫敦以外的租屋熱點,包括南岸的伯恩茅斯、黑斯廷斯,以及大城市曼徹斯特及牛津等。

大批外國人近年蜂擁至英國購屋,加上許多人買樓出租作為投資,英國房屋供不應求,樓價節節上升。一個房地產網站指出,今年八月的全國平均房產叫價達二百五十萬港元,比年初時高廿四萬港元。

在經濟不景的大勢下,年輕人儲不夠首期,老年人亦要賣樓支付養老費用。《每日電訊報》就指出,一名年輕人若從廿一歲開始從事一份收入正常的工作,儲起百分之五的薪金,他估計要到五十二歲才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家。當地有關注住屋的組織指出,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希望置業,但首期平均達三十二萬港元,已高過國民平均年薪。

有網民訴苦道,縱使他月入逾五萬港元,都沒辦法置業,只好一直租屋。《觀察家報》年輕專欄作家威斯曼撰文直言:「對於我們這一代,買一間負擔得起的房屋是天方夜譚。」一名快四十四歲的民眾說,近兩年租金升了兩成,薪水根本追不上,遑論置業。一名租屋已二十年的民眾表示:「每次我儲夠目標的首期,房價就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