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卡達菲兒子 揭利國法治真空

利比亞前獨裁統治者卡達菲倒台後窮途末路,他被反政府武裝分子生擒後遭虐殺,因此未被送上國際法庭受審。觀乎卡達菲被指生前與西方各國存在不少枱底交易,狂人逃亡路上被殺背後是否別有內情,各方議論紛紛。卡達菲兒子賽義夫尚在人間,若他肯招供,真相或水落石出。不過利比亞政府與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就於何地審訊賽義夫問題各執一詞,圍繞卡達菲之死的種種謎團,短期內難望解開。

一一年中,在北約對利比亞發動空襲第一百天,國際刑事法庭向卡達菲和賽義夫等人發出國際通緝令,他們涉在利比亞革命軍起義首十二天,殺害、傷害、拘捕及監管數以百計平民,並試圖掩飾相關反人類罪行。同年十一月,賽義夫在的黎波里西南一百八十公里開外的津唐鎮、被反政府武裝分子生擒。利國戰事結束後,賽義夫仍被扣押在津唐鎮。

去年五月,利比亞政府拒向國際刑事法庭交人,稱該國有方法將賽義夫送上地方法院審訊。上周五,國際刑事法庭正式駁回利比亞政府的申辯,理由是,無足夠證據顯示,利國本土調查行動會覆蓋該庭提出的控罪。利比亞政府周日揚言上訴,稱已召集本土和海外專家商討對策。

利比亞堅持本土審訊

利國政府堅持讓賽義夫在本土受審,或旨在凸顯該國有能力以法治國,並擔心「外人」插手損害司法機構威信。問題是,國際刑事法庭質疑利國無能力審訊賽義夫,絕對是有的放矢。該庭毫不客氣指出,賽義夫遲遲未見被移送至政府羈留設施,自賽義夫落網以來審訊全無進展,在可見將來情況不會有重大改善。

國際刑事法庭愈理直氣壯,愈教利比亞政府騎虎難下。利國中央政府軍力薄弱,收編各地反政府武裝勢力拉牛上樹。倘當局答應向國際刑事法庭交人,便得硬着頭皮要求津唐武裝勢力交人,若不得要領只會自暴其短,利國政府威信何在?

利國武裝分子早前派槍手包圍司法部,逼國會通過立法封殺卡達菲時代高官,這場兵諫反映利國法治形同虛設。利國政府決意與國際刑事法庭對着幹,是利國法治真空又一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