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整版論政改 為十八大定調子

政治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國的熱點話題和敏感議題,尤其是溫家寶數次主動談政改,以及在海內外自由派不斷唱和逼宮下,政改似乎成為中共十八大的主題,接受普世價值成為唯一選擇,但昨日《人民日報》整版論政改,強調「絕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在一片紛雜聲音中為十八大定下調子。

《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從六個方面論證了近年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並配發署名鄭志文(諧音政治文)的評論文章。作為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以大篇幅刊文論政改,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署名「鄭志文」的文章以前很少在《人民日報》出現,僅有一次是二○○九年「十一」期間發表過文章。事實上「鄭志文」大有來頭,是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的簡稱,這是中共中央的文膽,歷來負責中共代表大會主題報告的撰寫,以及負責撰寫有關中共理論創新與體制改革的重頭文章,每每發出非同小可的聲音。

理論蒼白 路向未明

值得關注的是,今次黨報發表論政改的文章,正好是早前中央黨校舉辦省部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以及政治局常委會向中央委員預先傳達十八大主題報告之後,時機之敏感令人聯想。眾所周知,在前幾屆黨代會召開前的五月,中央都會在黨校舉辦省部級領導幹部培訓班,就黨代會主題報告提前吹風,提前將中央精神告知各方諸侯,讓他們心中有數,不允隨便放炮。今次亦是如此,《人民日報》給十八大定調,以便統一全黨思想。

由於發生薄熙來、王立軍事件,以及左右兩派嚴重對峙,中共十八大前夕人心、黨心、軍心極為混亂,其嚴重程度遠遠超過近二十多年的歷次黨代會,再加上中央上層政治路線分歧公開化、尖銳化,使各方莫衷一是,即使中南海屢屢發出與中央保持一致的嚴詞,基層官員還是搞不清要跟誰保持一致,思想上的混亂導致官員和民眾對國家前途的信心動搖,甚至逐漸演變成政治危機。

所以,《人民日報》以整版論政改,與西方普世價值劃清界限,與自由派劃清界限,希望達到以正視聽的效果。不過問題是,在中央高層分歧未解決,黨內認識未一致的情況下,要在全黨全國統一思想,根本就是緣木求魚。中共強調不走回頭路,也不走邪路,要走中國特色之路,但特色之路到底為何物?當局至今語焉不詳。中共在理論上的蒼白與現實的矛盾,使整個黨瀕臨空前的信用與道德危機,這是中共第四代領導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是第五代領導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