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災難後,東京電力公司一直搶修受損的廠房,形勢看似漸趨穩定。但前日東電在核電站二號機組驗測出放射性氙(xenon),顯示反應堆可能出現核裂變,令核電站安全危機再度升級。
東電表示,分析過前日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二號機組採集的空氣數據後發現,氣體中含有微量氙-133和氙-135,每立方米含有十萬分之一貝可。東電又指一號及三號機組亦可能出現同樣情況,已委託日本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進行詳細分析以確認。而由於放射性氙隨核裂變產生,且半衰期很短,故此如果二號機組內的空氣中真的含有氙,可推斷出機組內的反應堆可能於不久前曾達到核裂變狀態,暫時或曾局部發生核裂變。
東電發言人稱,雖然不能否定發生小規模核裂變的可能性,但他指驗出的氙含量極少,而且驗測結果可能有誤;不過為安全起見,東電已於當地時間昨日凌晨二時四十八分開始,在一個小時內向二號機組反應堆注入十噸硼酸水,以防引發連鎖反應。發言人同時強調,機組內的溫度、氣壓及周邊的輻射量並無異常,故此相信反應堆內並沒發生長時間的核裂變。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則表示,由於福島核災難發生後,核電站的冷卻水系統已損壞,反應堆內的冷卻水亦一度用盡,當核燃料棒熔解後墜入反應堆底部,如果凝結成大塊燃料的話,亦可能發生核裂變。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亦指,為了冷卻反應堆,工作人員加大對一號至三號機組反應堆的注水量,但由於水具有令中子減速作用,令高能量中子減慢,增加撞擊原子機會,因此令反應堆易於達到核裂變狀態,產生局部的核裂變反應,注入硼酸水後應可以防止大規模發生核裂變反應。
此外,亦有日本專家指在通常情況下,反應堆內產生的氙應該不會擴散到外界,但有日本媒體則指這次已經為日本政府的核事故處理進度響起警號。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