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區衝突再起 緬甸政府頭痛

緬甸東北邊區克欽邦爆發武裝衝突十天後,官方喉舌昨日首次報道事件,指摘克欽獨立軍挑起事端,強調政府軍為了拯救被俘士兵和保護興建中的水電站,才不得不出手。這番辯護,明顯在於降溫,反映成立只有兩個半月的緬甸新政府,穩定為重。克欽獨立軍威脅全面開戰,聲稱其他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已經響應號召參戰,看來正中當局死穴。

紙包不住火,緬甸政府到底不能封鎖克欽邦衝突消息。在親克欽組織和獨立媒體,披露克欽獨立軍和政府軍激戰,逾萬難民逃離戰火,再經中國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的「關注」後,《緬甸新光報》終於報道事件。武裝衝突在六月九日開始爆發,緬甸官方一直三緘其口,顯然深恐衝突升級,戰火蔓延。

緬甸去年十一月舉行二十年來首次大選,軍政府選前下令包括克欽獨立軍在內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接受收編加入邊防部隊,但遭一些組織拒絕,來自克欽族、克倫族、撣族、卡倫尼族、欽族和孟族的六個武裝組織並且結盟,約定一方遇襲,各方來援。民選政府在今年三月底成立,有揣測指,新政府在站穩陣腳後,便會對付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今次克欽獨立軍陷入戰鬥,盟友難免受到刺激,縱不馳援,也會趁機發動襲擊。

少數民族自治權受侵削

緬甸自脫離英國獨立後備受少數民族地區分離運動困擾。多民族國家的緬甸,境內共有八大族群一百三十五個民族,在整體人口中,最大的緬族佔六成,今次衝突主角的克欽族,佔百分之七。從一九八九年起,軍政府與十七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陸續簽署停火協議,少數民族以放棄武力抗爭,換取享有自治權。然而,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已愈來愈受侵削,以克欽族為例,把克欽獨立軍收編到邊防部隊,等於變相繳械,中央政府引進中國投資,開發地區,興建水力發電站和輸油氣管,在克欽人眼中,不但是經濟剝削,也是軍事侵略。克欽獨立軍阻礙工程進行,未必只為在經濟上分一杯羹,緬甸政府有排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