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金融昨日花 上海乘勢可取代

本欄日前預計,經過今次核危機之後,東京作為遠東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不保,從這幾天事態的發展來看,本欄的預見並非危言聳聽。在核輻射陰影下,東京金融市場風聲鶴唳,金融專業人士望風而逃,對金融中心最重要的信心已陷入低潮。

繼中國之後,法國、美國等亦宣布從日本撤僑,美國更劃定福島周邊八十公里區域內為禁區,禁止美國大兵進入。國際社會對日本政府處理今次核危機的抱怨也愈來愈多。歐盟能源事務專員厄廷格甚至表示,日本核電站的局勢「已經失控」,民眾只能聽天由命;美國政府亦表示,日本低估了今次核輻射事件的影響;俄羅斯核能公司負責人則宣稱,日本核電站正朝向最壞的情況發展。

國運轉折 走向衰落

這幾天日本採取的措施都不是治本之策,全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知道一味注水降溫,而更可怕的是,如今連向核反應堆注水都成了難題。另外,日本政府在今次事件中的訊息披露極不透明,雖然內閣官房長官每天都召開新聞發布會,但用詞很多含糊不清,用了大量「可能」、「或許」、「待查證」等語言。

最惡劣的是,事件發生幾天之後,日本政府才向外界發布福島核電站第三座機組採用的是更加致命的鈾和(金不)燃料棒,令全球嘩然,更讓在日本的外國人加快了撤離的步伐。日本政府為了安定人心,瞞報相關的輻射訊息,相當不智,後遺症更大。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尤其是逐利的國際資本更不願意被日本核輻射所裹脅,紛紛撤資。日本股市日前一天之內下跌超過一千多點,這幾天雖然政府不斷在市場注資,採取托市措施,但東京金融市場的頹勢未改。再加上大地震、海嘯和核輻射的善後無期,更使日本經濟的發展受到重創。不誇張地說,今次災難很可能成為日本國運的轉折點,從此走向衰落。

大地震和核輻射震散了人心,使東京作為遠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名無實。遠東急需另一個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三足鼎立,香港雖然有優勢,但劣勢亦相當明顯,充其量不過是區域金融中心。最有可能取代東京的只有上海,背靠中國,經濟發達,但缺點是人民幣尚未能自由兌換,法治條件尚不夠完善。

中國領導人若是有膽有識,趁日本今次衰退,加快發展上海的金融業,大可乘勢而上,取而代之。問題是中國領導人有此遠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