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犯信眾的醜聞愈揭愈多,梵蒂岡教廷偏袒護短的指控也有增無減,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當年是否對此類事件隻眼開隻眼閉的疑問此起彼伏,領導全球十一億信眾的教宗一時間有理說不清。無論傳媒對教宗窮追猛打是否別有用心,梵蒂岡在公關以至管理方面顯然出了問題。
縱然梵蒂岡再三強調教宗當年沒有隱瞞神父孌童罪行,傳媒偏要挑戰當局的權威,近日一份有主教拉青格簽名的信件曝光,給教廷的辯解打上問號。這封由美聯社取得的書信,為梵蒂岡與美國加州一個教區之間的通訊,後者希望教廷將一名有孌童前科的神父免職,但拉青格未有一口答應,並敦促對方做決定前必須考慮全球天主教會的利益。
教廷方面的回應有點自相矛盾,教宗發言人刻意迴避,指當局沒有必要對個別情況的文書往來逐一澄清,但教廷另一發言人直接反駁,稱該有關通訊正正顯示教宗當年沒有掩蓋真相的意圖,只不過要求對方仔細探討當中的利害關係,三思而後行。
外界公然質疑教宗誠信,教廷回應時未能統一口徑,實在有點兒戲。不少梵蒂岡專家認為,這場愈演愈烈的風波,令梵蒂岡管理落伍的弱點表露無遺。雖說通曉神學的教宗未必擅長管理,問題是教廷內各大機構始終各自為政,未見藉制度化措施彌補教宗自身能力的不足,致令教宗在公關方面不時出洋相,如數年前發表的「回教先知的訊息包含邪惡與野蠻」言論,以及「讓一名公開質疑納粹大屠殺神父重新加入教會」的決定。
美國本土刮起天主教神父孌童風波已是十年前的事,經此一役教廷理應學乖,惜當局繼續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及至再度爆出類似醜聞,教廷又再陷於捱打狀態。有評論認為,梵蒂岡的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十六世紀,對來自司法裁決和輿論公論方面的壓力滿不在乎,甚至有外交界人士形容,梵蒂岡管理之粗疏堪與意大利農村相提並論。
在意大利,指控新聞媒體誹謗中傷是淡化批評的慣常手法,惟放諸國際社會這套未必管用。梵蒂岡前樞機團團長索達諾主持復活節彌撒時,竟將近期針對教廷和教宗的批評稱為「蜚短流長」,梵蒂岡宗座住所講道師卡塔拉梅薩甚至暗示教廷是受害者,將天主教會飽受批評一事與反猶太主義相提並論。如此公關水平和政治敏感度,神父性醜聞持續發酵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