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台銀擬斥巨資購中港35舊址

擁逾百年歷史、由日人創辦的台灣銀行,因多次向大陸申請設立辦事處不果,擬採另類方法「重返大陸」,計劃斥資二億元人民幣(約二億二千七百萬港元),購回位於上海外灘的舊址。該址現為大陸招商銀行經營,列入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據稱大陸有意以優惠價讓出。由於兩岸已簽署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MOU),台灣銀行業界正醞釀搶佔大陸市場,而台銀亦有意分一杯羹,欲購大陸、香港三十五個分行舊址作據點。

台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前日上午赴立法院報告母公司台灣金控明年度的計劃和預算,期間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指出,以往赴大陸考察時,看到台銀在上海外灘舊址已被官方列為「優秀歷史建築」,且為大陸招商銀行的外灘分行,若台銀能把舊址購回,重新掛上台灣銀行的招牌,將別具意義。

部分舊址或難尋覓

張秀蓮回應指,舊台銀時代該行在大陸及香港有三十五個據點,目前正評估將全部舊址「買回來」的可行性,但還未到談價錢的地步,當中又以位於上海外灘的舊址最受注目,裏面還寫有台灣銀行的舊址。

不過,她強調,除上海外灘舊址還存在外,其他大部分舊址可能已無法尋覓,有些甚至疑已被炸毀。消息透露,大陸官方人士曾表示,上海外灘的台銀舊址市值約二億元人民幣,不過象徵意義大於金錢意義。官方更暗示,若有特殊考慮,願以優惠價格賣予台灣銀行。

擬斥2.2億購滬外灘舊址

由於台灣銀行屬公營性質,張秀蓮稱計劃需獲立法院同意,若立委支持,可先動用較有彈性的營業基金購買固定資產,未來再補辦預算,但希望有多大仍評估中。她坦言,「對方願不願意讓我們買,要看大陸的政策」。

上海市政府官員透露,被列為「優秀歷史建築」的建築物不僅禁止買賣,連裏面的任何裝修,都要經過市政府相關文物單位批准才能動工,務必做到「修舊如舊」。官員透露,雖然外灘歷史建築也有出租前例,但可能連上海市政府都未必能作主,必須得到北京方面的同意。同時,由於招商銀行已在上址經營多年,亦需對方主動放棄。

根據兩岸本月簽署的MOU,台銀行業界在大陸設立辦事處滿兩年者,可在MOU生效後,申請升格為分行或子行,已有七家台灣的銀行合資格,但台灣銀行現時在大陸並無辦事處。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