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無創意靠模仿

【本報訊】本港近年亦有售賣內地的山寨廠手機和小型家電,但到底甚麼是「山寨」呢?「山寨」一詞原指山林中設有防守柵欄的地方,一種有寨子的山村,亦指佔山為王的山區強盜、土匪窩點。「山寨廠」則泛指六、七十年代在香港出現,專替大工廠承包製造塑膠花,或成衣縫製的家庭式小工場。現在的「山寨」已被引申為沒有創新能力,以模仿其他品牌的行為,主要表現高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及便宜的土炮產品。

「山寨產品」最初出現於內地的土產手機市場,憑着廉價而功能齊全,吸引大批消費者的注意。其後內地出產的「山寨手機」更逐漸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最先更有人直接音譯「Shanzhai handset」,而不少科技界人士則以「clone」(複製)來稱呼山寨產品。而最近倫敦《金融時報》在提及山寨手機時,則稱呼它為「Bandit(強盜、土匪) han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