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收緊內地居民赴澳門的簽注,再加上今次金融海嘯的衝擊,澳門經濟經歷痛苦的轉型;而珠海成為中國經濟特區之後,曾短暫輝煌過,但多屆領導班子內鬥,無心建設,再加上城市定位屢經更改,珠海經濟每況愈下,空有經濟特區之名,卻無經濟特區之實,經濟實力在珠三角城市競爭中亦處下風,急欲找到新出路和經濟增長點,成為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珠澳兩城走到一起,頓時如膠似漆,猶如親密愛人。
當然,兩城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也與兩城首腦的遠見卓識與宏大格局密切相關。何厚鏵擔任特首近十年,政績有目共睹,即使今年底就要卸下特首之職,仍然鞠躬盡瘁,為澳門的長遠利益盡心盡力。而珠海市委書記甘霖,原是廣東省委副秘書長,既曾在最基層的惠州擔任過城鎮研究科科長,亦曾在中央組織部當過研究主管,履歷齊全,是中共官場內難得有思想、有點子、敢作為的官員。今次珠澳同城化,便是由甘霖率先提議,很快付諸實施,其對城市發展的敏銳把握能力,以及看準了就幹的實踐能力,令人刮目相看。
取長補短 優勢互補
珠澳同城化並不是簡單的拉郎配,而是雙方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既呼應了中央對澳門的新定位,又讓珠海迎來第二春,可謂一舉兩得,相得益彰。中央過去憂慮澳門賭業獨大的局面,難以持續發展,鼓勵和支持澳門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而珠澳同城化,通過橫琴島的開發、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以及廣州至珠海城際列車通車,使澳門獲得更廣闊的後方,更容易融入珠三角經濟一體圈。
對於珠海來說,結緣澳門,可以充分利用澳門的資金與人才優勢,特別是挖掘澳門的旅遊資源,增大珠海人流、物流、資金流。珠海偏安珠江西岸一隅,腹地狹小,發展局面一直難以打開。珠澳同城化後,承接澳門的服務業,進行產業合作,以及圍繞港口、機場、口岸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很容易打開新局。而且珠海不僅實現了中央交辦的支持和服務澳門的政治任務,又為自身的發展增添新動力。
與珠澳同城化熱火朝天的局面相比,深港一體化雖然起步較早,會議年年開,但至今仍是白紙一張,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令人遺憾。珠澳同城化後來居上,深港一體化,喪失先機,這與其說是城市間的較量,還不如說是雙方官員的思路、幹勁的比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