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啟德方艙丟空已久 改用途舉棋不定

啟德「方艙」涉及3,000房間,已停用逾年,每月經營成本數十萬元。 啟德「方艙」涉及3,000房間,已停用逾年,每月經營成本數十萬元。
啟德「方艙」涉及3,000房間,已停用逾年,每月經營成本數十萬元。
【本報訊】在新冠疫情期間俗稱「方艙」的社區隔離設施,自政府解除防疫設施後丟空至今,不同團體及組織一直要求政府釋放相關設施及用地。政府昨回應指在考慮這些設施用途時要考慮防患未然,不能不考慮是否要保留一些,又指河套區的設施會用作科創研究第一期,青衣的設施亦會用作青少年教育及發展基地。對於有政黨建議把啟德「方艙」社區隔離設施用地改造成「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政府表明會小心考慮。
每月仍要數十萬元經營成本
有政黨日前建議把位於啟德的「方艙」用地,改造成「國際藝術體育交流園」,當啟德體育園啟用後,有關設施亦可讓國際運動員租用,以減輕成本,亦可在香港舉辦全運會期間,讓工作人員或教練團等入住,期後也可在不同比賽中善用相關設施。
議員鄭泳舜昨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相關設施已空置超過一年,涉及單位多達3,000個,而每月經營成本要數十萬元。九龍有很多文化藝術和體育相關設施,包括西九文化區、東九文化中心以至啟德體育園,他認為可讓由外國到港的人士作交流用途,甚至可以入住。至於如何處理多達3,000個房間,他指保留比例可讓政府決定,又指政府不應浪費已花資源興建的設施,若數年後巿道好轉,可考慮作其他用途。
九龍城區議員張景勛在同一節目中指出,從居民角度,有關用地可用作公園或讓青年創業用途等,相信可成為青年共享空間或辦公室或假日巿集等。他認為若能還原本來屬於跑道公園的地點屬好事,又透露有關地點,會建設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期望工程有時間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