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 蛇類憑兩大優勢幸存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巴斯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表示,發現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76%的動植物消失,但是少數幸存蛇類通過躲在地底、可長時間不進食兩大優勢,得以在極端環境繼續生存,並演化出現今已知的3,000多個品種,蹤迹遍布全球。
適應力強 繁衍分支
團隊利用化石結合數據分析現代蛇類之間的基因差異,重建蛇類演化史,發現現存蛇類都可追溯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幸存的物種。團隊指,小行星撞地球後引發地震、海嘯等,但蛇類和部分哺乳類等少數物種幸存,食物鏈崩潰。而蛇類適應性很強能在沒食物情況下生存長達一年,並在黑暗中狩獵,可能對牠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團隊認為,這種創造性破壞形式的滅絕事件,滅絕了恐龍及白堊紀蛇類等競爭物種,使蛇類能前往新大陸開拓新的棲息地和新獵物,包括登陸亞洲,從而繁衍出眼鏡蛇等不同分支。目前除了南極洲,全球各洲都有蛇類蹤迹,生活在海洋、沙漠等大多數生態系統中。研究報告周二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