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溯源 疑因冷鏈產品傳入
針對美國情報部門早前發表新冠溯源調查報告,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主任馬會來近日表示,2019年底至2020年初發生在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新冠疫情,有可能由冷鏈產品引入病毒。
內地傳媒周一刊登馬會來的訪問,她指內地去年阻斷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新冠疫情本土傳播後,採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但去年6月和7月,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遼寧省大連市海鮮公司先後爆發新冠肺炎聚集疫情,兩者均在當地長時間沒有出現本土疫情的背景下發生;經國家、省、市對這兩次疫情聯合深入調查,均證實病毒是從境外國家或地區通過冷鏈輸入內地。
與此同時,去年10月山東省青島市出現的新冠疫情,溯源調查不但再次證明疫情源頭同樣通過境外冷鏈輸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專家更首次從冷鏈產品的包裝,成功分離新冠活病毒,成為該病毒冷鏈傳播的直接證據。馬會來表示,已經反覆證實新冠病毒能夠通過冷鏈運輸實現遠距離傳播,而且「一旦引入到海鮮銷售市場或水產品加工企業等特殊場所,能夠引起本土疫情的爆發」。
此外,去年上半年,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生新冠疫情的至少30間大型肉聯廠、屠宰場、海鮮加工廠等,同樣存在病毒可能通過進口冷鏈運輸、造成感染並導致擴散的共同特徵。馬會來稱,這些證據進一步表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病毒可以通過進口冷鏈食品等途徑,被重新傳入沒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
內地增37確診 全為境外輸入
馬會來形容,冷鏈是實現病毒跨區域、跨國家、跨洲際遠距離傳播的重要載體,它通過接觸病毒污染的冷鏈物品及其包裝引發「物傳人」,傳播過程更隱秘、傳播周期可能更長。她指基於這些特點,「外防輸入」必須針對冷鏈或低溫環境下的物品,增加「人物同防」的措施,並延伸至這些冷鏈物品的接觸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回應美國的溯源報告,形容它本質上是政治報告、甩鍋報告、虛假報告,政治溯源注定沒有出路;今後全球溯源工作,應該只能夠在中國-世界衞生組織溯源聯合研究報告的基礎上展開,而非另起爐灶。
內地昨通報新增37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為境外輸入,分別是雲南省22宗,上海市、廣東省各4宗,福建省、四川省各兩宗,北京市、天津市和山東省各一宗;同時新增14宗無症狀感染病例,當中只有一宗是本土個案,來自雲南省。本報綜合報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