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署指引補鑊遲 死者已矣命何價

官不殺伯仁,伯仁因官而死。疫苗接種計劃展開僅兩星期,已相繼爆出4宗死亡及多宗嚴重異常個案,令人膽戰心驚。一直死撐死亡與接種疫苗無關的港府終於知衰,消息指衞生署將於今日公布接種疫苗指引。遲來的補鑊是否意味當局漏招,死者是否死得冤枉,公道自在人心。

據指,衞生署建議糖尿病控制得差、平均血糖值長期超過10、高血壓人士且上壓長期超過160、下壓超過100,以及持續有心口痛和氣促徵狀人士,應延遲至病情受控才接種新冠疫苗。港府態度突然180度轉變,由疫苗效益高於風險到死亡與接種無關,再到突然發出指引列明某些病人不宜即時接種,所為何來?是終於承認將長期病患者列為優先接種群組做錯了,是不見棺材不流眼淚,還是為免疫苗乏人問津淪為堆填區垃圾而不得不制訂指引以釋疑慮,官僚至今語焉不詳,市民則百般滋味在心頭。而客觀效果就是令人信心大失,近一周的網上預約接種跌至只得三成,足以說明一切。

也難怪市民紛紛打退堂鼓。繼63歲男子接種疫苗兩日後死亡,成為本港首宗死亡個案後,旋即有一名55歲婦人於接種4日後死亡,以及71歲老翁到私家診所接種疫苗5日後死亡。及至昨日,又驚傳一名於9日前接種疫苗的七旬老婦暈倒不治;同時嚴重異常個案愈來愈多,最新一宗發生於昨日,一名曾在私家診所接種疫苗的67歲男子於旺角港鐵站暈倒,目前情況危殆。無獨有偶,死亡個案全部都與國產科興疫苗有關,而復必泰開打以來,不適個案亦開始湧現,若說未來「搞出人命」的事件陸續有來,顯然不是危言聳聽。

國產疫苗號稱採用相對安全的傳統滅活技術,結果卻是「死得人多」,固然令港人失望,但最叫人意難平的是,港府在人命面前依然胡混度日。內地早就列明18歲以下及60歲或以上人士不適宜接種疫苗,北京疾控中心甚至分別為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患者提供具體指引,偏偏港府大安旨意另搞一套,在科興欠缺第3期數據之下,仍堅持將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列為優先接種對象,直到多人死亡和危殆後才急忙推出指引,不是怠政失職是甚麼?人命在官僚眼中不是賤如草芥又是甚麼?

更須指出,專家委員會往往以權威口脗一錘定音,一句死亡或嚴重個案與接種疫苗沒有直接關係,都是長期病患惹的禍,便將死者家屬及受害者的索償之門關上,反映10億元疫苗保障基金形同虛設,市民生命安全毫無保障。尤其是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一味將責任諉過市民及私家醫生,叫市民接種前「諗清楚」及諮詢家庭醫生意見,堪稱無恥之尤。有指部分私家醫生已有反彈情緒,在沒有清晰指引前拒絕提供接種服務,廢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由此又可見一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日本港新增22宗確診,初步確診更逾40宗,主要來自「健身群組」。「食肆群組」才稍歇,又來一波更兇猛的播毒組別,偏偏港府連疫苗接種計劃都搞得一塌糊塗。這場瘟疫到底伊於胡底,實在叫人不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