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赤隧道首用隧道鑽挖機興建 可減少污染海底

【本報訊】屯門赤鱲角隧道下周日(27日)通車,市民可經該隧道由屯門直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毋須如現時般繞路屯門公路、青嶼幹線和北大嶼山公路,車程大幅縮短。屯門赤鱲角隧道是本港首條採用隧道鑽挖機興建的海底隧道,可減少污染海底環境。

鑽挖機名為「秦良玉」

現時本港3條行車海底隧道,即紅隧、西隧和東隧,均採用沉管方式興建,工程需先挖開部分海床,再將隧道管道的預製組件放入海中,逐段對接並回填海床。但即將通車的屯門赤鱲角隧道則採用隧道鑽挖機方式來興建,是本港首條使用該方式興建的行車海底隧道。

路政署工程師鄭子謀表示,該隧道使用的隧道鑽挖機名為「秦良玉」,直徑達17.6米,相當於6層樓高,是全球最大型的隧道鑽挖機。他指,相比傳統用沉管來興建海底隧道,採用隧道鑽挖機可減少挖掘和棄置約1,100萬立方米、體積等同約4,900個標準游泳池的淤泥,可大幅減低影響海洋環境;而且採用隧道鑽挖機,可令供電予香港國際機場的海底電纜避免改道,減少干擾海上交通。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李麗娟亦指,排水管道、消防喉管、電力和信號系統等設施,設於隧道行車道下方的公用設施走廊,平日檢查及維修時,隧道仍可行車,令工作編排更具彈性,即使有突發事件需緊急維修,也不必封閉隧道,避免影響市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