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異動涉造市 但見證監不作聲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壹傳媒黎智英及多名高層自上月十日被警方國安處拘捕後,壹傳媒股價隨即搭上瘋狂過山車大起大落,短短一個月內,股價高低位相距竟逾二十倍之巨,令人咋舌。在市場一片造市的質疑聲中,警方率先行動,拘捕十五人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造市疑雲的來龍去脈逐漸浮出水面,偏偏未見證監會及港交所向公眾作出交代。最該管的機構默不作聲,竟要由警方越俎代庖,當中有甚麼隱情,是否有人充當壹傳媒的「保家」,實在耐人尋味。

暴升暴跌 血本無歸

不近情者多藏奸。壹傳媒股價在一個月內不尋常地暴升暴跌,市值由不足三億元一度急升至逾五十億元,比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更值錢,早已引起市場側目。立法會議員及證券金融界人士異口同聲指出,壹傳媒由殼價到業績再到前景,皆不可能支持其升幅,股價異動背後一定有「目的」,促請證監會及港交所徹查以保護市場公正及小股東利益。

無奈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即使一度傳出監管機構有所行動,亦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事隔至今一個月,不但未見壹傳媒遭勒令停牌,更不見監管部門公開任何調查報告,最終竟由警方毒品調查科出手,簡直出人意料。壹傳媒的股價則繼續波動,昨日一度急瀉兩成,反觀證監會仍是以一句「不予置評」作擋箭牌,到底有甚麼難言之隱?不解釋清楚如何能夠服眾?

可以看見,毒品調查科拘捕的十五人涉嫌利用手機通訊軟件作溝通工具,透過買賣壹傳媒股票舞高弄低股價,從高位獲利。被捕者來自五湖四海,包括有黑社會背景、消防員、自僱人士、傳銷員、全職投資者等,有人更從中獲利超過二千五百萬元,他們涉觸犯串謀詐騙及處理犯罪得益罪名,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隨着案件披露的細節愈多,愈令人動魄驚心。若以上月十一日、即黎智英被捕翌日的單日成交額與上月七日比較,股價升幅竟超過四千倍;而在上月十日至十二日的短短時日間,該十五名涉案人士共買賣超過一點三二萬次壹傳媒股份,涉及十六點九億股,佔該段時間整個市場近四分之一的交投量,共獲利逾三千八百萬元,簡直到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地步。背後卻是無數新手股民血本無歸,葬身股海,有受害人甚至損失逾百萬元積蓄,淫媒害人,又一明證。

更須指出,這十五人的背景良莠不齊,既有黑幫成員,又有公務員和專業投資者,而當中五人更只有廿多歲,其炒股資金從何而來,成為警方調查重點。尤其是被捕人士的犯案手法純熟,疑以密集式股票交易,甚至在賣出股票的指令仍未被執行的情況下,以相同或更高的價錢買入相同數量的股票,製造虛假交投量以推高整體成交額,營造股份交投熾熱假象,再引散戶入局獲利。背後是否有人指示和出資操作,該十五人是否只是笨人出手的代罪羔羊,深挖下去,必有更多更驚人真相。

老僧入定 無動於衷

事實上,本報上月已經警告,壹傳媒由歷史低位○點○七五元炒高至一點九六元,由「仙股」變成「蚊股」,比變魔術更神奇;至今仍在○點三至○點四元之間徘徊,股價由高位累計跌近九成,波幅之巨,古今中外所鮮見。至於上月最瘋癲之時,更不乏達六十萬股的大手掃貨,一般散戶實難做到,何況真正自由流動的街貨理論上僅七億餘股,惟壹傳媒一日的成交量已超過四十億股,反映換手率高得極不尋常,現在警方揪出的僅是冰山一角,背後怎麼可能沒有古怪?

由傳媒到業界再到警方,皆嗅出壹傳媒股價的不尋常和涉嫌違法的味道,偏偏只有負責監管市場運作的證監會和港交所恍如老僧入定,無動於衷,連有否展開調查都諱莫如深,可謂咄咄怪事。監管職能形同虛設,壹傳媒則繼續大演財技,香港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監管部門連最起碼的維護公平廉潔的投資環境都做不到,叫人情何以堪!

更不必說,壹傳媒黎智英向來有保護傘,連涉及的刑恐記者案,在表證成立的前提下,罪名也可被判不成立,以致「刑不上黎智英」之說不脛而走,當知朝中有人好辦事。其「保家」勢力是否已蔓延至金融股票市場及監管機構,不由人不浮想聯翩。順帶一提,去年黑暴至今,不僅有消防員淪為暴徒,現在更有消防員涉嫌造市和洗黑錢,這支紀律部隊之烏煙瘴氣,簡直到了令人蒙羞的程度。

再次強調,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證監會有權調查市場失當行為,包括內幕交易、虛假交易、操控價格、披露關於受禁的交易資料、披露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以誘使進行交易,以及操縱證券市場共六項犯罪行為。證監會繼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勢必將自己的公信力及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葬送,香港一旦連金融支柱都倒下,萬劫不復,監管機構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