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至今持續逾三個月,公立醫院保護裝備曾多次傳出短缺。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因短期內未能確保N95口罩供應,使用方面需要合理地作出優先次序,採購上亦或會由美國貨,改為由歐洲甚至內地引入替代品。他又承認,無預料到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會停頓,導致採購有困難,但不認為自己判斷錯誤。
高拔陞表示,得悉內地爆發新冠肺炎後,很早已開始做準備,但承認無想過保護裝備會出現全球供應停頓,現時有專員二十四小時嘗試向全球不同地方採購,盡可能增加存量。他又透露,醫管局防護面罩存量曾跌至「接近無」;N95本來由美國進口,但當地實施出口限制,或會改為向歐洲或內地採購。
醫管局近月屢次下調防護裝備使用指引,被質疑未有考慮醫護的安全。高指,明白員工對於多次更改新冠肺炎下防護裝備的使用指引會感到不開心,但他指出,沙士時期亦經常更改指引,若與十七年前比較,現時可用的裝備已增加不少。
另外,受疫情影響,醫管局約六成內窺鏡檢查要暫停,另外約有五成預約手術受影響,高表示,會考慮逐步恢復預約手術及內窺鏡檢查,但強調恢復服務要跟感染控制小心平衡。高又說,暫時來說,對於疫情的應對仍然樂觀,但將心比己,必須向員工提供合理裝備,但如果現實真的做不到,惟有選擇繼續削減部分服務,如果到減無可再減又如何處理,他說現在「唔敢包」,要再考慮不同情況。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則認為,醫管局管理層沒有把握機會,盡早檢視及補充防護裝備的存量,形容是錯失黃金時機,又指不應以豬流感作準則,只儲備三個月的防護裝備。她坦言,對醫管局未來可以採購足夠數量並無期望,只能寄望本地科研人員,可以為前線醫護人員研發更多防護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