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成定局 何堪暴力再添愁

昨日萬聖節,暴徒號召殺入蘭桂坊鬧事,全城沒有絲毫節日氣氛,街道冷冷清清,警方如臨大敵。為這深秋更添愁緒的是,統計處公布本港第三季GDP按年急跌百分之二點九,不僅遠遜預期,更是十年來最差,香港陷入技術性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

香港經濟有多壞,其實不用港府煞有介事公布種種數字,市民走在街頭已感受得到。最明顯的是旅遊旺區旅遊巴亂泊、內地旅客爆買的場面不再,名店門堪羅雀,食肆倒閉,吉舖湧現。至於大學聯校就業資料統計庫提供的大學生就業空缺,亦較去年減少逾一成二,為近年所未見。加上第三季GDP自○九年金融海嘯後首次錄得季度按年跌幅,而且是連續兩季錄得按季負增長,預料全年經濟增長要達到港府預測的百分之零至百分之一也有困難,香港經濟衰到貼地,有目共睹。

事實上,香港作為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外圍稍有風吹草動都會牽一髮動全身。中美貿易戰打了逾年,香港進出口貿易跌跌不休,現在兩國好不容易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原擬在智利舉行的APEC峰會簽署落實,詎料人算不如天算,智利受香港反修例暴亂「啟發」,示威暴潮一發不可收拾,連峰會都要叫停。中美好事多磨,本港止暴制亂又遙遙無期,經濟前景更難明朗化。即使港府推出三輪合共逾六百億元的紓困措施,但只要暴亂仍然持續,市民及旅客無法恢復信心,消費市道依然疲弱,經濟要走出谷底談何容易。

更雪上加霜的是,投資者及本地富戶對香港前景失去信心,資金紛紛外流,有指六月至八月已有高達三、四十億美元的資金從香港流入新加坡。繼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擔心香港動盪令亞洲經濟受到衝擊後,其妻兼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何晶亦表示,與其糾結香港的資金和人才流向新加坡,不如反思香港失去傳統的「中國窗口」角色,將來如何定位。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番言論可謂當頭棒喝。很可惜,由高官到市民都未見有人思考香港前景問題。港府一味望天打卦,寄望暴亂黑手良心發現自行收手;暴徒一心一意攬炒,樂見自己家園萬劫不復。最令人費解的是縱暴市民,至今仍然以為所做一切「為了民主」,是應當付出的代價,卻渾然不知香港一旦失去國家支持、失去經濟價值,甚麼也不是!最可惡的是,港府連推出紓困措施都搔不着癢處,按人頭補貼旅行社猶如杯水車薪,資助運輸燃料開支更是聊備一格,在「衰過沙士」、「差過金融海嘯」的嚴峻環境下,港府施政「堅離地」,制亂無期更添怨,香港要翻身難上加難。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香港百年基業被反修例暴亂一鋪打殘,法律無人敬畏,經濟無人關心,香港這艘破船在狂風怒濤中焉能不沒頂?以往特區遇到困難,還有中央出手打救,如今中央因為貿易戰而自顧不暇,加上反中仇共情緒氾濫成災,香港如何走出困局,令人惆悵,令人憂傷。